。
次日接到統帥部批准計劃的回覆後,孟恩遠召集第四軍旅長以上的軍事會議,商討並確定詳細的渡江計劃。
畢竟統帥部作戰處制定的渡江作戰方案雖然已經很詳細,但那也只是一份戰略性質的計劃而已,真正的和州詳細渡江作戰計劃,還得第四軍自身來制定。
當天下午,第四軍之第九師召集所有校官進行了擴大軍事會議,會議上林永權正式通知了第九師的軍官們渡江計劃已經正式啟動,而第九師就是首批渡江部隊。
當天下午,第九師上下提前進行休息,當晚夜十一點,第九師開始提前就餐,夜十二點,第九師正式離開駐地前往江邊。
為了避免對面的皖軍有所差距,第九師並沒有舉著火把前進,而是依靠之前的詳細偵查,以及微弱的星光前進,雖然有前提的多方偵查,詳細的行軍路線已經確定,但是依舊出了不小的亂子,以至於第九師在這短短的五公里上花費了足足五六個小時,一直到黎明前夕才抵達江邊。
而隨著第九師抵達江邊,隨軍抵達,並迅速展開的八十毫米、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展開並對對岸發射密集的炮彈時,將士們也是竹排、小木船推進江水,然後坐了上去奮力的用木漿滑動江水。
在黎明的陽光下,數百艘竹排、木船如同波浪一樣在長江上泛起耀眼的光芒!
第三百八十七章 渡江戰役(一)
三月八號,陽光升起把長江江面照亮的那一瞬間,數百艘小木船、竹排如同波浪一樣泛起了耀眼的光芒。
此時南岸的一個低矮的小山頭上,一個身穿著深藍色軍服的皖軍士兵睜大了眼睛看著江面,然而下一瞬間他就是似乎不敢相信自己所看見的東西,從而喃喃自語道:“那是什麼?”
然而於此同時,他旁邊的皖軍士兵卻是表情變得極為驚恐,並用著極為尖銳的聲音大聲叫了起來:“是奉軍,他們渡江了!”
他的叫聲很快引起了後頭其餘幾個皖軍的注意力,很快一個身穿軍官常服的皖軍中尉就是快速走了上來,然後拿起了他的望遠鏡朝著北方的江面看去。
從望遠鏡裡,他可以看見數千米外的江面上正有著大量的船隻朝著南岸划來!
緊接著他就是吹響了胸前掛著的銅哨聲,下一瞬間,尖銳的銅哨聲就是響遍了整個山頭!
很快,就是有一個傳令兵緊急翻上了他的戰馬,然後狠狠的揮起了馬鞭,受疼的戰馬瞬間就是邁開了四蹄,然後急速朝著當塗縣城疾馳而去。
於此同時,長江北岸,林永權正在和多名第九師的中高階將領們站在一起,在他們的身前身後,是無數的奉軍士兵正在前仆後繼的湧向長江,這些奉軍士兵們或抬,或拖著徵收、自造的小木船、竹排推進江水,然後坐上去後,就是奮力的滑動手中的船槳。
“第三十三團的第一營已經全數渡江,第二營和第三營也已經陸續展開!”旁邊的副官及時彙報了當前的渡江情況。
林永權並沒有回頭,而是繼續往望遠鏡觀察著長江,此時此刻江面並沒有什麼濃霧,黎明的陽光把整個江面照的通明無比,在望遠鏡裡,他已經可以看見對岸有著人影跑動,根據之前得知的情報,那應該是皖軍派駐在此刻的一個步兵營。
皖軍早就預測到奉軍可能會從蕪湖、當塗、金陵這一線渡江,雖然他們之前無法判斷奉軍的準確渡江地點,但是謹慎的段祺瑞依舊抽調了一個師進駐當塗,這就是兩江陸軍第七師。
該部是去年下半年開始編練的新部隊,和皖軍裡的諸多省軍投誠的南方聯邦軍隊改編不同,這個兩江陸軍第七師乃是一支全新組建的部隊,也算是段祺瑞在1906年後首次按照老北洋常備軍的要求編練的新部隊,兵員都是良家子中招募,發放足額的餉銀,保持較大強度的訓練,武器裝備乃是清一色的日械,裝備日造三十八年式步‘槍,日造之三十八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戰炮、日造三十一年式七十五毫米山炮,三十八年式重機槍。
雖然該部隊的作戰經驗近乎於零,但是裝備水平相當不錯,去年蘇北戰役期間,該部由於正處於新編期間,一直駐防在上海、江陰等地,江北戰役後先是被調往駐防金陵,隨後繼續西調駐防當塗。
對於這支部隊,奉軍所瞭解的資訊相當有限!
實際上奉軍除了對第四師、第二混成旅這兩支皖軍裡的精銳主力部隊瞭解較多外,對於皖軍的其他部隊瞭解都相當有限,如今奉軍知道了段祺瑞在江北戰役後大力改革了皖軍現有部隊,據說撤銷了大量地方省軍的番號,統一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