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再加上第九師的任務也並不是說擊潰全殲第二混成旅,而是拖住攔下,保障好第四軍其他主力部隊的後路、側翼安全就算是成功了。
對面的靳雲鵬打的心思也差不多,身為皖軍裡的少數幾位核心將領,他自然也是知道目前皖軍的整個戰略,那就是拖時間。
拖到皖軍持續把其他方向的兵力抽調到當塗、金陵一線來,然後彙集優勢兵力一舉擊潰奉軍第四軍,在這之前,皖軍採取的也是拖延戰術,某些時候甚至是主動撤退,以避免前期無所謂的消耗。
皖軍要拖,第四軍裡的第九師也要拖,但是第四軍裡的第十四師和第一混成旅卻是不能拖,他們要迅速撕開皖軍在金陵西面的防線,然後直插金陵,以配合長江北岸的第二軍第三師等部隊發起金陵戰役,只要拿下了金陵,那麼就整個江南戰略就完成了一半。
為什麼,因為從軍事角度上來說金陵的地位可能還不如鎮江、蕪湖等地那麼重要,但是金陵的重要性不能以簡單的軍事角度去看待。
金陵除了是一個軍事重鎮外,更是一個政治城市,在廣大的南方中國裡具有極大的政治影響力,拿下了金陵可就代表著奉軍已經控制了目前中國僅有的兩個政治城市。
至於說南方聯邦張之洞控制的武昌,實際上只是機緣巧合而已才被作為了南方聯邦的臨時首都,但是它自身是不具備多大的政治影響力的。
當代中國適合當首都的城市只有兩個,一個是京師,另外一個是金陵,這和個人意願無關,而是和當代國情有關。
必須速戰速決的第十四師和第一混成旅自從發起進攻的那一天起,就是沒有停下過攻勢,短短數天內已經是突進了數十公里,這裡頭固然有皖軍主動撤退以儲存實力的因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已經進軍到金陵外圍地區。
用誇張的話來說,楊德明已經是聞到秦淮河上的汙臭味!
第四百零九章 海軍在行動
當第四軍持續和皖軍進行著激戰的時候,其他方向的奉軍也沒有閒著,安慶、蕪湖、金陵等方向的奉軍持續發起進攻不去說,單說在揚子江一帶的第十師,在三月份已經是發起了多次的小規模渡江擾襲作戰。雖然整體戰果不大,而且還有過一次被全殲一個連的戰敗例子,但是他們卻是成功的牽制了大量的皖軍。
為了防備奉軍在至關重要的揚子江流域渡江,段祺瑞哪怕是在皖南前線戰況緊張的現在,也是不敢抽調太多的部隊離開。
不過對此奉軍依舊不滿足,在陸軍等將領的龐大壓力下,並且得到了一百多萬圓的軍費,發放了欠缺多時的水兵薪餉,又得到了趙東雲將會從利用美國方面的善後貸款購買多艘戰艦的承諾後,向來消極避戰的奉軍海軍終於也是開始行動了。
他們準備冒險對上海淞滬炮臺進行炮擊,以削弱這一帶地區的皖軍炮臺力量,如果盡心的順利那麼後續海軍就會直接搭載陸軍士兵直接登陸。為了這個行動,海軍的那群將領們策劃了好久,並把手頭上的所有主力艦都是一股腦帶上了。
三月十一號,上海海口彙集了一支規模不小的奉軍海軍艦隊,包括了當代中國海軍裡最龐大的海圻號巡洋艦,此外還有海容號,海籌號兩艘巡洋艦,此外還帶上了總數六艘的炮艦。以上戰艦力量佔據了蘇系海軍的八成力量。
其餘的海琛號巡洋艦、飛鷹號驅逐艦以及數艘炮艦,他們正在執行從渤海到東海連雲港之間的海運補給護航任務,無法抽出身來。
蘇系海軍主力彙集上海外海海口,自然是引起了諸多人的注意,諸多停泊在上海的外國海軍也是意識到蘇系海軍可能要採取什麼大規模的行動,所以一個個都是派出了大大小小的船隻跟隨前往觀察。
而非常有意思的是,列強海軍雖然只是派出次等的戰艦,但是比起蘇系海軍的軍艦來說還是要顯得強悍,尤其是德國人更是把途徑在上海的一艘裝甲巡洋艦給派了出來,那可是一艘噸位上萬噸的鉅艦啊,光是這一艘戰艦就足以碾壓蘇系海軍的這些小雜魚。
於是乎這上海的長江入海口裡就是出現了一副很怪異的場面,後頭一大票懸掛著各國國旗的戰艦跟在前面的一支奉系小艦隊,就如同一個壯年大漢跟在一個小屁孩的後頭看小孩子怎麼打架一樣。
海圻號上,程璧光看著後頭跟著的一大票外**艦,心裡很不是滋味,尼瑪這可是中國的海域,而且在過去就是長江內河了,可是自己海軍進行一次行動竟然後頭有著諸國的軍艦光明正大的跟來看戲。
不過程璧光雖然心裡頭不爽,但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