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1 / 4)

,傲岸之極。而一二兩名,竟是兩位高大僧人。第一個雙眉特濃,第二個臉也較長,兩僧均披掛著一襲大紅描黃袈裟。

左護殿三個香主席:“執法席”空著,“護法席”上坐的是個青臉婆子,“巡按席”上則坐著一個禿頭老人。右護殿一字排著二十三個中年壯漢,一式金線鑲邊短打,人手一支金光閃閃的亮銅判官筆。

壯漢們身後,黑幔低垂黑幔後面的情形如何,不得而知。

雲殿下面,西邊賓席區內,一片人海;而東邊的禮席區內,卻只分三排坐著三十餘人。

第三排十五人,第二排十二人,第一排僅有五人。第一排居中是一位身材瘦小,但法相極為莊嚴,身披一襲深紫袈裟,臂挽長柄紫玉如意的大和尚,正是少林本代掌門方丈北邙落魂崖歷屆武林大會的主持人眾悟大師。

眾悟大師左首第一位,是須眉皆白、慈光鑑人的天山白眉叟;第二位則是蓬頭散發、鳩衣百結的丐幫髒叟古笑塵。眾悟大師右首第一位,是位年約七旬、相貌奇古的道人;第二位則是一位面目慈和、神態安閒從容的灰衣老人。

這一道一俗的面孔雖然較為陌生,但仍有不少人一眼便已認出:前者正是在“大羅神掌”上有著空前成就,十數年前於參觀了第二屆武會歸來,忽然閉關謝客,直至去歲方始出關重掌派務的武當掌門人太極道長;後者即為月前北邙落魂崖臨時武會上,不但深受臨時武會召集人少林眾悟大師禮遇,且因採納了斯人“先禮後兵”之建議,這才產生出今日華山之會的那位不速之客,自稱隱居仇池,甚少外出的“臥龍生生”!

整座鳳儀殿中,雖然容納了不下千人之眾,這時卻靜得聲息全無。除了東邊禮席第一排的五人端坐正視,神態較為嚴肅外,其餘的每一人,目光都像閃電一般,不停地在自己前後左右掃射著。即連雲殿上那位顯然就是龍壇壇主的藍衣人,也不例外。

那位身為今日這場大盛會的主人,自於龍紋交椅中坐定,雙目於紗孔中先在東邊席上挨排迅速地掃視了一遍,立即又向西邊賓席中掃去。銳利得有如兩道冷電的目光,毫不遺留地自第一張面孔上依次緩察而過。最後一聲輕哼,面紗微微飄動,雙目中精光一閃,仰臉向上,稍微停頓了一下,再度向東邊和席注目望了過去。由第三排到第二排,再回到第一排。

由眾悟大師向左,再向右,最後停在那名灰衣老人身上。

灰衣駝背老人微微仰起臉,迎著雲殿上射下的目光,頷首淡淡一笑,神情極為和藹。藍衣人雙眸滾得一滾,立刻露出一絲輕微的失望之色。當下但見他輕輕一咳,避開灰衣老人的視線,自椅中緩緩站起身來,向眾悟大師抱拳遙遙一拱,冷冷地說道:“大師別來無恙,本壇主這廂有禮了。”

眾悟大師垂眉朗聲答道:“蒙壇主以全禮賜見,貧僧及各派代表甚感榮幸。”

藍衣人雙眉一溜,接著注目說道:“禮席座位,敝壇共準備了三十三席,如今仍空著一席。非常遺憾的,本壇主一時竟想不起哪一位臨時不克分身,不知大師注意及此否?”

眾悟大師微微一怔道:“三十三?”

藍衣人頷首道:“大師何不回身清點一下?”

眾悟大師雙眉微蹩,欲言還止,終於在稍為遲疑了一下之後,依言轉過身軀。第一排五個座位五個人,第二排十二座位十二人;只有第三排是十六個座位,現在卻只坐著十五個人,果然空出一席。

眾悟大師轉身之先,身後諸人已不約而同地調頭瞥了一眼。眾悟大師閃目之下,立即向天山白眉叟望去,白眉叟緩緩搖了一下頭。再望髒叟古笑塵,也是一樣。偏到這邊來望望太極道長,仍是一樣。

最後,詢問式的目光落在那位灰衣駝背老人身上。灰衣駝背老人雙目輕輕一合,仰臉微笑道:“早知座位有得多,大名黑白兄弟的名字,實在大可敬陪末座。”

眾悟大師點點頭道,立即釋然地轉向雲殿,微躬合掌道:“要是貧僧記得不錯,拜帖列名的,應該只有三十二人。如壇主不以為然,不妨取出原帖核點。”

藍衣人目光閃動,強笑了一下道:“本壇主相信,類似諸位這等崇高身份的武林名字,勢無說來而又不到之理。既然大師這麼說,那就不必了。”

灰衣老人仰臉自語道:“依老漢之意,還是請人家壇主取出原帖,唱名清點一下的好。

我們自以為頭腦清醒,人家壇主也非糊塗蟲,老實說,武人的地位和膽量,原不能混為一談。膽壯的人地位不一定會高,同樣的道理,地位高的人膽也不一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