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六章 工字鋼(1 / 2)

小說:南宋不咳嗽 作者:第十個名字

“珠珠姐,咱的皇帝不會是被議會逼瘋了吧?自打他打仗回來之後,就一天比一天古怪了。往常他吃藥都是把藥渣子扔了,現在我發現他偷偷把藥渣子藏了起來,然後塞進一個小銅碗裡接著吃。吃得身上老有一股子嗆人的味道,我看著他都難受.議會里那些人也太沒良心了,幹嘛要往死裡逼他,誰家打仗不死人啊,而且他的弟弟不是也死了嘛。”洪濤這個舉動嚇了泊珠和塞尼婭一跳,看著那個健步如飛的背影,塞尼婭有點含糊,她覺得洪濤近來很不正常。

“你別瞎想,他根本就不是在吃藥,那都是騙人的.他嘴裡叼著會冒煙的東西叫菸草,是一種閒來無事抽著玩的東西,他還給我試過,我不喜歡,很嗆人。議會的事情你也不要去外面瞎說,咱們這位皇帝啊,不逼瘋別人就是好事兒,議會里那些人他根本不怕。我估計他又去找齊祖了,這些天他都在琢磨著如何造船呢,看樣子是想出辦法來了。”泊珠對洪濤的瞭解比塞尼婭深刻,洪濤很多事情也都和她交過底。

泊珠確實猜對了,洪濤想起了一個能讓帆船長寬比造得更大的辦法,但他還不確定能不能成,必須要問過齊祖才知道。這件事還得從鐵路說起。幾年前洪濤在視察礦山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嚴重影響產量的問題,就是運輸。金河灣的銅礦在金河上游,距離河邊還有一公里左右的距離,而且全是山路。挖出來的礦石只能用人揹著運到河邊的船上,就是這一公里的距離,把礦石產量降低了很多。因為就算挖出來了,沒有太多人手也運不出來。只能堆在礦山邊上慢慢背,佔用了大量勞動力。

面對這個問題洪濤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用硬木鋪設軌道。讓後用木製的小軌道車往外推。這樣就能讓礦石的運輸變得容易很多,在不增加額外人手的情況下。可以把負責背礦石的奴隸減少三分之二,再把這三分之二的奴隸送去開礦,無形中就提高了近一倍的產量。

在和齊祖討論如何建造這條木質軌道的時候,洪濤半認真半開玩笑的和他聊起了鐵軌的事情。按照他的說法,如果能把硬木軌道變成鋼製的,那就不用隔一段時間就去更換木製軌道了,鋼軌可以用很久,而且阻力還小很多。至於說鋼軌是如何製造出來的。洪濤不清楚,他沒見過。但他知道另一種差不多形狀、也可以代替輕型鐵軌的型材是如何弄出來的,那就是工字鋼。

他當年大學實習的時候,在首鋼的軋鋼車間待過,而且就是型材車間,專門跟著師傅學習過如何對輥軋完的工字鋼做熱處理。輥軋裝置洪濤沒地方弄去,那玩意也不是十三世紀能搞出來的東西。不過洪濤有個土辦法來解決,就是靠鍛錘來加工預熱好的鋼錠,相當於初步輥軋成型鋼坯,然後再放入模具中一小段一小段的鍛打。最終就能獲得所需的鋼製型材。

不過說起鋼軌的時候,金河灣還沒有平爐鋼,洪濤過完了嘴癮也就把這件事兒扔在了腦後了。雖然齊祖已經把他說的東西都記下來了。之後還問過幾次工字鋼的規格問題,但自己卻一直沒當回事兒。就算齊祖能把工字鋼弄出來,火車頭呢?光靠人力推著礦車走,鋼軌和木軌的區別真不太大,甚至木軌還更經濟更有效。

因為木材加工在這個時代相對要容易的多,玩鋼軌倒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情。把一塊硬度合適的鋼錠,經過幾十次預熱、鍛打變成一截鋼軌,光這個料錢就夠買回來一大船好硬木的了。

但是現在洪濤突然想起這件事兒了,如果齊祖研究過這個技術。確實也成功了,那自己就有可能獲得更大型號的工字鋼。假如這些工字鋼硬度、韌性都合適。再加上很好的熱處理,一截一截的鉚接起來。這不就是一根跨時代的鋼製龍骨嘛!有了強度足夠的龍骨,自己的新旗艦就能建造得更長、更細。就算船身重量無法減下來,依靠合適的船型,照樣能讓幾千噸的大艦跑出幾百噸巡洋艦的速度來!

“總理大人,您居然不知道礦山的木軌在前年已經換成了鋼軌?我覺得您還是多在南岸待些時候吧,別老開著船出去了,有您在這裡親自指導,我們的研究速度還要加快不少!比如說那個蒸汽機吧,有了您的指點,溫小七那小子一個月做的比我一年做的都多,現在他成我師傅了!”

當洪濤找到齊祖問起工字鋼的事情,齊祖非得沒樂呵呵的向他表功,反倒是一肚子怨言。誰能相信這位帝國金屬集團的掌門人、火炮的發明者居然是個旱鴨子,不僅從來沒出過海,還對大海充滿了厭惡,被抓來那次除外。

“齊部長啊,您就別和我抱怨了,平心而論,我到您這裡來的次數是最多的,您那個皮兜子裡裝的圖紙也最多,總不能讓帝國皇帝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