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旨公公冷測測一笑。
他放下手中茶盞,站了起來。
一旁的小公公便將太后懿旨送上。
這是清韻第二次接旨了。
上一回是明黃的聖旨,上面繡著兩條龍,雙龍戲珠,活靈活現。
而太后的懿旨上則繡著一條一條鳳凰,栩栩如生,象徵著太后的身份。
清韻緩緩跪下,雙手交疊,很誠心的聽公公宣旨<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公公雙手接過太后懿旨,冷冷的瞥了清韻一笑,然後展開懿旨。
屋子裡,靜的落針可聞。
公公的公鴨嗓音,格外的刺耳。
他宣讀道,“太后懿旨:安定侯府三姑娘容貌俏麗,性格大膽,定親於鎮南侯府楚大少爺,卻在桃花宴上,一曲驚人,安郡王為之傾倒,相思成疾,逸郡王亦情根深種,非卿不娶,甚至要落髮出家,欽天監夜觀天象,占卜星卦……。”
公公宣讀了一堆。
開始開誇讚清韻,讓人覺得這懿旨或許不是壞事。
誰想到,後面話鋒一轉,就成欽天監給清韻算命了。
很不巧,清韻是紅顏禍水,不除之,恐會引起大錦朝動盪不安。
欽天監幾位大人,跪求太后處死清韻,以絕後患。
然後,太后還很不要臉的說她不想清韻死,只是為了大錦朝的百年基業,為了大錦朝的百姓,免災戰亂,只能舍清韻一人來保全大錦朝了。
清韻聽得白眼直翻。
朝廷,果然夠不要臉的啊。
明明想要她的命,還不直說,怕擔一個濫殺無辜的罵名,所以特地選了這麼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這理由好的……清韻是無言以對。
紅顏禍水。禍亂朝綱,那是寧可錯殺一萬,也不可放過一個啊。
被扣上這麼大一頂帽子,她就是被太后殺了,也沒人會為了鳴一句不平。
指不定還會跟著唾罵她,定了親,還四處招蜂引蝶。惹的安郡王和逸郡王。病的病,要出家的出家,這要是由著她活著。還真說不一定,會有人為了爭她搶她,兵臨城下。
不過是一個女人,死了就死了。為了朝廷安危死,死得其所。
就這樣。清韻被太后賜死了。
太后賜了她一條白綾,要宣旨公公看著她自縊。
公公宣旨完,道,“沐三姑娘接旨。”
清韻跪在那裡。她沒有猶豫,伸出雙手,接了太后懿旨。
她接旨後。一旁有公公端了托盤過來、
托盤裡,正是一方白綾。白如雪,疊的齊整。
宣旨公公一擺手,那公公就拿了白綾,踩著凳子,把白綾往空中一拋。
然後把白綾拉好,打上結。
然後從凳子上跳下來道,“沐三姑娘,請。”
宣旨公公就笑了,“沐三姑娘,咱家出來宣旨,可都半天了,太后還急著咱家回去覆命呢<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清韻拿了太后懿旨,就站了起來。
老夫人還跪在地上,她臉色蒼白,是孫媽媽扶著她,她才站起來。
她望著宣旨公公,她想說話。
可是太后懿旨以下,也給了處死清韻的理由,而且是即刻處死,連求情的機會都沒給她。
沐清柔站在一旁,她急的跟熱鍋上的螞蟻似地。
清韻不能死啊。
清韻要是死了,楚大少爺還會幫她買藥,祛除臉上的傷疤嗎?
就算最後答應買,那也是鎮南侯答應,那她要多花兩萬兩銀子啊!
清韻瞥了白綾一眼,望著宣旨公公道,“我不能死在安定侯府。”
宣旨公公眉頭一沉,“不能死在安定侯府,這話是什麼意思?”
清韻笑道,“我已經定了親,昨日在皇上跟前,也跟他表明了,我生是鎮南侯府的人,死是鎮南侯府的鬼,就是死了,我也會埋在鎮南侯府的祖墳裡,我要拿著這根白綾去鎮南候府自縊。”
清韻說著,宣旨公公一張臉真是臭到不行。
真是事多,就連死,都要換地方死,她還能更折騰人一些嗎?
宣旨公公不耐煩,道,“咱家不管你死後埋哪裡,看著你上吊自縊,是奉太后懿旨辦事,不要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