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楚北說逸郡王傷的嚴重,清韻眉頭輕挑,“他真傷的那麼重啊?”
清韻有些不信。
莫說皇宮了,就是侯府,下人對怎麼打人板子都研究頗深,怎麼樣打的響而不疼,怎麼打的疼而不響,掌握的很透徹呢。
皇宮重地,那些公公怎麼可能不會?
逸郡王是獻王府的獨苗,就是借公公幾個膽子,也不敢下狠手啊,面子上過得去就成了。
楚北坐下來,望著清韻道,“刑杖之人,是太后的人。”
清韻,“……。”
清韻雙手撫額,替逸郡王默哀。
太后的人杖責他,那絕對是不怎麼響,但絕對的疼。
見清韻臉上露出擔憂之色,楚北笑道,“逸郡王傷的是嚴重了些,不過安郡王也沒討到好處。”
杖刑之時,除了太后在場,還有獻老王爺和皇上呢。
借公公幾個膽子,也不敢在獻老王爺跟前耍手段,不要命了差不多。
是以,逸郡王的板子打的有多重,安郡王的就有多重。
而且,逸郡王是有備而來,從他在風滿樓說出那些話的時候,他就知道他要捱打了。
所以他進宮時穿的褲子很厚實,裡面還有一層棉花,受的傷要比安郡王略微輕一點,但也只是一點。
太過分了,會被人看出端倪來,到時候懲罰會加倍,得不償失。
清韻忙回頭吩咐青鶯道,“去拿藥膏來。”
青鶯忙不迭的點頭,然後出去了。
逸郡王幫了姑娘和楚大少爺那麼大的忙,不惜捨己挨罰,毀自己名聲。幫姑娘洗清了禍水紅顏之名。
青鶯想著,便捂嘴笑了起來。
那籤文說的真對,姑娘會平安和順,求財得財,求安得安,求和得和,遇難可化險為夷。
可不是遇難可化險為夷。
慧淨大師說她求籤姿勢不對。才求到兩支籤。被人笑話了那麼久呢,最後皇后說皇上也求到了兩根籤,打那以後。就沒人敢再提姑娘抽到兩支籤的事了。
後來遇刺,不是暗衛救她,就是楚大少爺救她,總之。每回都能平安無事。
這一回,多麼嚴重的事啊。連太后都下了懿旨要賜死姑娘,她都以為姑娘要死定了。
最後不但沒死,還得了六萬兩銀票和一堆的賞賜。
想想,青鶯心底就美的冒泡<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她昂了脖子想。姑娘的命這麼好,凡是跟姑娘作對的,遲早沒好下場。
她出了門。朝藥房走去。
拿了藥膏出來,她喜滋滋的要回屋。走了幾步後,腳步驀然停住。
她瞥頭望去,只見不遠處有兩個小丫鬟在那裡說話。
其中一個小丫鬟道,“你說的是真的?”
另外一個小丫鬟點頭,道,“我也不知道,是大廚房齊媽媽說的,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呢,萬一是真的可怎麼辦啊?”
丫鬟清秀的臉上掛了擔憂之色,她道,“我們肯定要跟三姑娘陪嫁的,三姑娘要是過的不好,我們哪有好日子過啊?”
另一個丫鬟就道,“要是能不陪嫁就好了,我不想離開侯府。”
“我也不想,”另外一個丫鬟點頭附和。
正說著呢,就感覺到有人走過來,抬眸就見青鶯望著她們。
兩丫鬟魂差點嚇飛,忙拿起掃把要掃落葉。
青鶯喝住兩人道,“方才說什麼,再說一遍!”
兩丫鬟搖頭如波浪鼓,臉色泛白道,“沒,沒說什麼。”
兩丫鬟緊張的快哭了,恨不得咬斷舌頭好,青鶯姐姐是三姑娘的心腹,她們嚼姑娘的舌根,還說不想跟著姑娘陪嫁,她肯定是生氣了。
青鶯望著小丫鬟,聲音又拔高了兩層,“說!大廚房齊媽媽說了什麼?”
小丫鬟聽得一怔,手緊緊的握著掃把,支支吾吾道,“齊媽媽說幾年前,京都馮家大少爺下聘給蔣家,也是一雙活雁,死了一隻,成親第二天,大少爺就死在了喜床上……。”
青鶯聽得心一慌,忙問道,“馮大少爺有病?”
兩丫鬟連連搖頭,“沒病。”
青鶯扭眉了,“沒病,怎麼會忽然就死了?”
兩丫鬟沒說話。
青鶯的心跟被人撓了兩爪子似地,兩丫鬟明明知道,就是不催,非得她罵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