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韻點頭笑著,從容自信,“外祖父、父親,這麼大的事,沒有證據,豈敢亂說?”
然後,一堆大臣就催了,有證據,也有證人,那趕緊說啊。
清韻看了太后一眼,太后眼神有些黯淡,但並沒有阻止她。
興國公府生養了太后,那是太后從小長大的地方,雖然興國公有私心,罪該萬死,可興國公的列祖列宗沒有錯,混亂皇室血脈,還要搶皇位,是誅九族的大罪……
清韻原想給太后一個私了的機會,讓她好好出這口惡氣,免得憋壞了,當然了,她更想看看太后是如何對待欺騙了她三十多年的血親兄弟的,可她願意給機會,楚北和皇上不願意啊。
逸郡王雖然愛湊熱鬧,但這麼大的熱鬧,沒有楚北的允許,他連宸王府都出不來,何況是進宮了。
不阻止,在清韻眼裡就是預設了。
興國公雙眸赤紅,他一雙眼睛狠毒的盯著清韻,“沒有證據,你敢汙衊我和寧太妃,我會要了你的命!”
沒有理會興國公的威脅,清韻深呼一口氣,便道,“三十多年前,寧太妃在進宮之前,就懷了身孕了,當時給她診脈的是程大夫,三十多年前,程家藥鋪一夜之間被滅門就是證據,至今還活著的程老夫人和趙院使就是人證,還有若瑤郡主,在宸王府喬遷之日,她和丫鬟秋霜親眼目睹興國公和寧太妃私會,為此,丫鬟送了命,若瑤郡主嚇得高燒不退,這是前不久才發生的事,想必大家還沒忘記。”
“三十年前,寧太妃和太后同一天生產,大家都知道寧太妃早產,其實真正早產的是太后,是寧太妃給她下了藥,才會提前十天生產,這事,趙院使可以作證。”
“早產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偷樑換柱,太后生的寧王成了寧太妃生的二皇子,寧太妃和興國公生的兒子就成了先太子,這也是為什麼興國公會極力扶持安郡王的原因,因為安郡王是他親孫子,太后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陳三姑娘賜婚給安郡王,興國公和寧太妃百般阻攔,只因為他們是堂兄妹,這事有陳三姑娘的親筆書信為證……。”
說著,清韻望著興國公道,“前天,寧太妃假借若瑤郡主的名義將我騙去寧王府,恐嚇於我,卻被我抖露三十年前的事,寧太妃已經親口承認了,她當時急急忙離開寧王府,應該是去找興國公你商議對策吧,我怎麼也沒想到,你們商議的對策是苦肉計,安郡王當街遇刺,刺客又是在鎮南侯府的別院消失的,所有的證據直指鎮南侯府,還有皇后中毒,你們知道我手裡有一粒解毒藥丸,安郡王和皇后都中毒了,藥丸只能救一人,你們在逼太后,逼皇上在安郡王和皇后中選一人,說白了,你們是在拿二十年前先太子一事折磨皇上,狠狠地撕扯太后的傷口,如果皇上真的狠心放棄安郡王,救皇后的話,安郡王不會死,但今日你們再讓皇上禪位,先斬後奏,太后會因為對皇上失望,選擇幫你和安郡王,如意算盤打的很好,什麼都算在內了,可惜你們低估了我,沒想到我手裡不止有一粒解毒藥丸,你們的挑撥離間之計沒有得逞。”
“不得不說,矇騙了太后三十多年,把所有人都矇在鼓裡,計謀手段都好,可是,你們走錯了一步,身為父母,沒有不疼愛自己的兒女的,寧太妃放著寧王這樣的好兒子不疼,卻可勁的寵溺先太子,先太子死了,又往死了寵愛安郡王,這是違揹人之常情的事,寧太妃隱藏的很好,她一直以太后的心腹來偽裝自己,太后疼愛誰,她就疼愛誰,活的沒有了自我,可就是這樣一個沒有自我的人,卻能擅做主張,在冰顏丸裡下毒要害我,她說是為了太后,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太后相信了,但我不相信,因為她要真是為了太后,她何不把罪名都攬下來,卻讓我們去責怪太后,這在我看來,不是忠心,是讓太后背黑鍋!”
清韻說完,江老太爺就望著她了,“這麼大的事,為何不早說?”
清韻囧了,你以為我不想早點兒說啊,這不是不知道嗎,尤其是先太子和寧王調換這事,根本就沒有站得住腳的證據,抖出來,只會讓寧王成為眾矢之的,他從頭到尾都無辜,她不想傷害無辜的寧王,尤其她還答應了若瑤郡主。
太后被下藥早產,這是關鍵,她也是剛剛才知道。
如果早知道這證據,興國公這會兒估計都進刑部大牢了。
議政殿內,百官紛紛指責興國公,讓他認罪。
興國公會認罪才怪了,他雙眸紅的駭人,指著清韻道,“她是在汙衊我,趙院使是被她收買的!”
他不但指著清韻,還走過來,像是要掐死清韻一般。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