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4(1 / 2)

“俺們要建設電廠,讓每一座工廠都能更加高效的運轉起來,生產出更多的產品。” “俺們要開採石油,大鍊鋼鐵,以確保我們的卡車能夠更快、更高效地運輸物資。” “俺們要鋪設公路,將每一個偏遠的村落都連線起來,讓鄉親們不再受困於泥濘的小路和險峻的山道!” “俺們要建立更多的學校,不僅讓孩子們有學上,更要讓他們有書讀,有知識可學,有未來可期!” “俺們要提高醫療水平,建設醫院,培訓醫生,讓鄉親們生病時能得到及時的治療,不再因為病痛而苦苦掙扎!” “俺們要發展科技,創新技術,用現代化的手段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讓農民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俺們要生產卡車大炮,保衛我們的家園,讓俺們的軍隊更加強大,讓敵人望而生畏,讓百姓安居樂業!” “我們面臨的任務繁重,但人力資源有限,因此我們不得不暫時讓孩子們受點苦,先集中精力處理最緊迫的事務。” 說到這,他話鋒一轉,神態變得堅決,“而且,不識字並不意味著不能教育學生。” “我們設立了啟蒙基礎教育廣播電臺,這樣即使教師們不識字,也可以透過收音機接收到教育知識,再指導學生一起學習。” “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他們也能迅速掌握這些基礎知識,從而逐漸變成具備初級文化素養的人才。” “此外,我們的教師並非沒有長處。” “他們來自鄉村,瞭解鄉村,更懂得如何與孩子們溝通交流,讓孩子們能夠在親切和熟悉的環境中學習。” 張豪的話讓考察團的成員們陷入了沉思。他們開始理解,振華軍的教育模式雖然看似簡陋,但卻蘊含著深厚的智慧。 “更重要的是,”張豪繼續說道,“我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學習的權利和潛能。” “儘管我們的條件有限,但我們始終致力於為所有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 眾人一路走一路交談,很快就抵達了大王村。 雲錦書等人以新奇的目光審視著周遭陌生的環境,而華新德則更加細緻地觀察著周遭的一切。 他注意到,除了新鋪的一條石子路外,振華村下的這個農村與其他地方的鄉下農村在外觀上並無太大差異。 然而,他還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現象:這個村子裡人煙稀少。 在村中和村口活動的主要是年邁的老人,他們步履蹣跚,行走都有些困難。 看到這一幕,華新德不禁好奇地向張豪詢問道:“張豪同志,我怎麼發現這村子裡人這麼少呢?” “那些年輕力壯的男子和婦女們都去哪裡了?” “他們呀,都去鎮裡的工廠上班去了。”聽到這個問題,張豪眉開眼笑,略帶自豪地回覆道。 華新德聽後有些驚訝,“哦?鎮裡上班?上面的鎮裡竟然還有工廠?” “竟然有人願意把工廠建到鎮上來?”他難以置信地追問道,“該不會你們振華軍治下所有的鎮上都有工廠吧?” “那倒不是。”張豪搖了搖頭。 華新德剛舒了一口氣,卻聽他接著說道,“不過……至少我們豫南地區,幾乎所有的鎮上都有工廠的。”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感謝我們的大……李凱宇李公僕了。” “正是因為他的大力招商引資,慷慨地提供先進裝置,跟那些資本家們合資辦廠,這才讓我們豫南的百姓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 “跟資本家合資辦廠?你們這裡還興這個?”華新德再次被震驚到了。 在決定前來振華軍的治下考察之前,他對他們的背景已經做了詳細的調查,知道他們有些紅。 因此,根本沒想到他們竟然如此的開放,甚至願意與資本家攜手合作,共同興辦工廠。 “為什麼不行?”張豪卻並沒有想那麼多,或者說那一層次的他根本未曾接觸。 “只要能讓我們老百姓吃上飽飯,過上更好的生活,與資本家合作辦廠又有何妨?” “你們就……張豪同志,不知可否讓我們去你們鎮上的工廠考察考察?” 華新德幾次欲言又止,但最終還是選擇保持沉默。 他決定親自去鎮上的工廠進行實地考察,以更直觀地瞭解真實情況。 “當然沒問題!”張豪欣然應許,立馬領著這群寶貝疙瘩向著上級的城鎮趕去。 一路上,華新德不斷地向張豪詢問關於工廠的各種細節,包括工廠的規模、生產的產品、工人的待遇等等。 可惜張豪對於這些就不太瞭解了,他知曉大部分工人的工資都是每個月720塊,摺合大洋為六塊大洋。 這點錢雖然不多,但對於這些村子裡的村民而言,已經足夠豐厚了。 不久後,他們來到了鎮上的工廠區。 華新德發現,這幾座工廠都是這個時代常見的工廠,火柴廠,紡織廠,麵粉廠,化肥廠等等。 他領著學生們在這些工廠附近都溜達了一圈,然後選擇了一座火柴廠走了進去。 華新德領著學生們走進了火柴廠,廠內機器轟鳴,工人們忙碌地穿梭在生產線之間,一切顯得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