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聲音雖然不大,但卻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
他們認為,振華軍如今勢頭正猛,應該趁此機會一舉完成華夏的統一,而不是透過和談來妥協。
此外,在南方大帥的統治區內,也有一些反對和談的聲音。
這些人擔心,一旦和談成功,他們的地位和利益將受到威脅。
因此,他們暗中策劃破壞和談,試圖挑起更多的紛爭。
儘管有這些反對的聲音,但和談的程序依然在緩緩推進。
雙方代表在秘密地點進行了多次磋商,就各自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多次磋商中,振華軍與南方大帥,也被人們稱為姜家軍的代表,坐在了談判桌前。
雙方的談判在緊張而嚴肅的氣氛中展開。
振華軍的代表,一身戎裝,氣勢如虹。
他們深知自己在戰場上的優勢,因此談判時顯得底氣十足。
而姜家軍的代表則顯得有些心神不寧,他們知道在軍事力量上與振華軍相差懸殊,因此希望透過談判來爭取更多的利益。
談判開始時,振華軍的代表首先發言。
他們表示,振華軍致力於國家的統一與繁榮,願意與姜家軍和平共處。
但前提是姜家軍必須接受振華軍的改編,並保證不再進行分裂國家的行為。
同時,振華軍也承諾會保障姜家軍將領和士兵的安全與尊嚴,以及在統一後的國家中給予他們合適的地位。
姜家軍的代表聽了振華軍的條件後,陷入了沉思。
他們知道,振華軍能提出這樣的條件已經算得上誠意滿滿了。
可……如果接受這些條件,就意味著放棄對南方地區的獨立控制權,這是他們地主老爺們不可能接受的。
然而,他們也清楚,如果不接受這些條件,繼續與振華軍對抗,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損失。
一時之間,姜家軍這些代表們進退兩難。
在長時間的沉默後,姜家軍的代表終於開口了。
他們表示,姜家軍可以接受振華軍的改編,並保證絕不進行分裂國家的行為。
但是,他們也希望振華軍能夠尊重南方地區的文化和傳統,並在未來的新華夏中給予南方地區一定的自治權。
此外,姜家軍的代表還提出了一個關鍵的條件:
他們希望在統一後的國家中,能夠保留一部分軍權,以維護南方地區的安全和穩定。
這是他們最後的底線,也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對於姜家軍代表提出的這個過分條件,振華軍自然是不可能答應的。
在李浩軒的指示中,華夏徹底光復後,只能有一個統一的聲音,萬眾一心的辦大事。
絕不允許再存在任何其他的舊勢力和舊軍閥的存在。
但……華夏不允許,卻並不意味著華盟不允許。
“我們不能答應姜家軍保留軍權的要求。”
於是,振華軍的代表在談判桌上義正言辭地拒絕了姜家軍的訴求。
“但是,我們考慮到南方的實際情況和你們的需求,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姜家軍的代表們驚訝地看著振華軍的代表,不知道他們會提出什麼樣的方案。
“大帥可以帶領願意跟他走的隊伍以及其他各界人士下南洋或者去黑州發展。”
振華軍的代表緩緩地說道,“當然,這些離開的人必須接受我們的審查。
我們允許他們帶走少部分的家資用來開疆擴土,但大部分的非法所得以及罪大惡極之輩卻必須留下來。”
這個方案一提出,姜家軍的代表們立刻陷入了沉思。
他們深知這個方案意味著姜家軍將失去在華夏原有的地位和權力。
然而,下南洋或去黑州發展也許代表著一種全新的機遇。
“我們需要時間考慮這個方案。”姜家軍的代表在沉思後慎重地表達了他們的需求。
振華軍的代表眉頭微挑,以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回應道:“我們可以給你們時間考慮,但這不是無限制的。
每拖延一天,都會增加不必要的風險和變數。
畢竟,我們軍中的戰士們對於和談的耐心是有限的,他們中許多人都渴望儘快完成國家的統一大業。
所以,我希望你們能明智地做出選擇,不要等到最後一刻。”
他頓了一頓,目光如炬地盯著姜家軍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