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道:“永初年間,朝廷撤離紅澤,留守在紅澤的漢家兒郎,為了抵抗那些羌人和鮮卑人,自行組成的部落。大家根據遠近親疏,形成了一個個部落,相互間彼此扶持,與那些胡人相爭……若非如此,這紅澤恐怕已歸了羌胡。”
紅澤三十六部落?
似乎有些複雜啊……
曹朋突然覺得,他有必要留下來,再詳細的瞭解一下紅澤的狀況。
否則,見到梁元碧時,他若是連紅澤的情況都不清楚,豈不是被梁元碧佔了上風?
“北中郎將,請到我帳篷中歇息。”
曹朋微微欠身,一手攫住了李其的手臂,“李校尉,請!”
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
紅澤,以紅水集為中心,共有三十六個漢家部落。
這三十六個部落,是依照當初漢軍編制所建,以留在河西的漢軍為主體,招攬屯民,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王國。平日裡農耕遊牧,自給自足;若遇到羌胡挑釁,三十六個部落齊出,共同抵禦。從某種程度上說,紅澤漢民的生活方式,已經很接近賈逵所言的軍鎮雛形。一旦遭遇危險,三十六部落漢民,全民皆兵。
如果不是這樣的一種生活方式,也許河西漢民早已經被羌胡吞併消滅。
曹朋喝著馬奶酒,聽著李其的介紹,對紅澤的狀況,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其實也怪不得那些孩子們,從永初元年開始,至今幾近百年。
紅澤三十六部從最初心向漢室朝廷,到如今……我聽說,一開始,三十六部屯民期盼著朝廷大軍重歸河西。然而這一等,就是百年,到現在已經是第四代人了。
這百年來,朝廷一遇到麻煩,就會從紅澤三十六部抽調兵員。
當年的奉義軍中,就有三千人來自紅澤;可是先零羌被滅之後,奉義軍隨之解散。三千子弟死傷殆盡,能活著回來的,不過寥寥。朝廷,著實寒了紅澤人的心啊。”
李其說出這番話的時候,眼中流露著一絲悲傷。
似他們這些人,才是真的有家不能回,有國不能報,流離於邊塞,胡人不願意接受,朝廷甚至已經忘懷,是一群實實在在的可憐蟲。
“當年,段將軍曾建議朝廷,徵發十萬大軍,河西可定。
那時候紅澤人何等的歡欣鼓舞,期盼著漢軍重歸。但到頭來……先零羌雖然被消滅,卻也使得紅澤人受到了所有羌胡的敵視。從熹平年間到光和初年,紅澤人與羌胡打了幾十次,死傷極為慘重。再往後,邊章和北宮伯玉造反,官軍進駐涼州,才使得羌胡和紅澤人休戰……種暠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