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武威?那豈不是和都亭候同鄉?”
“都亭候?校尉所說的可是賈文和賈先生?我知道他……我是武威人,他是姑臧人,也算是同鄉。”
“這麼說,你並非是隨都亭候來到中原?”
韓德搖搖頭,那張略顯稚嫩的聯手,露出一抹為難之色。
他輕聲道:“家父原本是董太師麾下裨將軍,隨董太師來到雒陽。後董太師遷都長安,家父奉命斷後,戰死於雒陽城外。我少時隨家父到了雒陽,而後便留在雒陽。司空迎奉天子時,末將在雒陽從軍,而後輾轉許都……後得夏侯將軍所重,在去年九月,當上了軍侯。”
原來是在雒陽長大,怪不得涼州口音不重。
曹朋奇道:“哪個夏侯將軍?”
“就是長水司馬夏侯尚將軍。”
“你是長水營的人?”
韓德搔搔頭,點頭稱是。
“那你認得我?”
“末將認得校尉……校尉當初在長水營平亂時,末將就隨在夏侯司馬身後,所以見過校尉。”
原來如此!
那天夏侯尚身後的確是跟了幾個人,可曹朋並未留意。
他想了想,“韓德,我有一樁事情要交代與你,不知道你可有膽氣?”
“單憑校尉差遣。”
“很好,你附耳過來。”
曹朋擺手,示意韓德到跟前,在他耳邊低語幾句。韓德聽罷後,倒是沒有什麼驚異之色,只連連點頭應命。
“好了,準備出發。”
曹朋吩咐完畢之後,擺手示意韓德退下。
他雙手揉了揉臉,扭頭對闞澤道:“德潤,這個田豫如何?”
闞澤一笑,回答道:“此人不簡單,澤不敢論斷。不過曹公既然把他派給公子,想來並非僅是輔佐公子。他不到而立,便做到了軍謀掾,可以看得出,曹公對這位田國讓也很看重。”
是啊!
可問題是,曹朋對田豫的印象幾乎全無。
三國演義中,他究竟有沒有登場?曹朋記不起來了!
不過聽他的口音,似乎並非中原口音……三國演義裡疏漏或者杜撰的人太多,曹朋也不可能一一記住。
“走吧,咱們也該動身了。”
就在曹朋準備走出疏林的時候,一路上一直沉默無語的夏侯蘭,突然開口。
“公子,我想起來這田豫是誰了!”
曹朋停下腳步,愕然向夏侯蘭看去。
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三)
田豫,字國讓,幽州漁陽雍奴(今河北安次)人,生於江寧四年,也就是公元171年,年28歲。
早年劉備曾投奔公孫瓚,田豫那時候年少,故而毛遂自薦,史書上記載是‘劉備甚奇之’。後來,田豫一直追隨劉備,歷經平原相,高唐令等劉備最低潮的階段。後來劉備任豫州刺史,田豫卻以母親年邁,需回家奉養的原因而此行。劉備再三挽留,最終還是涕泣而別。
返回幽州後,公孫瓚命田豫出任東州令。
時公孫瓚大將王門造反,引袁紹兵馬萬餘人來攻,東州上下皆欲歸降。惟田豫不同意,登城將王門臭罵一頓之後,王門羞慚而退。公孫瓚明知田豫有權謀,卻礙於田豫出身雍奴大族,始終不肯重用。直至界橋之戰,夏侯蘭離開公孫瓚之前,田豫都只能偏安於小縣中。
“如此說來,田豫倒是一位能人?”
闞澤驚異的說道:“可他又怎麼到了司空曹公麾下?”
“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夏侯蘭搔搔頭,苦笑道:“當初劉備向公孫借兵,帶走兩人。
一為我那兄弟,另一個便是田國讓。
據我那位兄弟說,田國讓離開的時候,劉備曾執其手而稱: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只可惜,他返回幽州之後,就一直沒有被重用。所以我對他也不是很瞭解,大都是道聽途說知曉。”
想想,似乎很正常。
夏侯蘭那時候不過是公孫瓚白馬義從之中的一員小將,當然不可能接觸太多人。
曹朋對田豫這個名字也非常陌生,不過聽夠被劉備稱之為‘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足以說明這田豫非同等閒。要知道,劉備的眼光是相當好,不管你是否喜歡他,都不能否認劉備看人之準,猶勝於諸葛亮。就著名的例子,就是那因街亭之戰,而被諸葛亮揮淚斬殺的馬謖。
劉備曾說過,馬謖不足以擔當重任。
可諸葛亮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