駒,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
南鄭,因鄭人南奔而得名。
公元前770年,居住在華陰地區的鄭人,為躲避犬戎迫害,而逃往漢中,從此定居下來。因與秦人有鄉黨之誼,於是取名南鄭。秦武公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687年,置縣。
南鄭是漢中郡的郡治所在,自張魯在此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之後,一直極為平穩。
漢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故而張魯只需要盯住西川的劉璋,既可以穩定發展。
而且,漢中又是西川通往八百里秦川必經之路,故而貿易往來也頗為繁榮。
前幾年,隨著曹魏加大與西川的經濟往來,漢中也大獲其利。
然則從去年開始,西北局勢突然緊張,而西川經濟糜爛,物價飛漲,極大程度的影響到了漢中的發展。張魯對此,也無可奈何,只能堅守漢中一地,保護他五斗米教的政權。
天已經晚了!
靡靡細雨落下,為南鄭平添幾分惆悵。
西川兵馬一直在調動,但是卻始終未對漢中發動攻擊。
就見川軍在白水關進進出出,漸漸的也讓張魯放鬆了警惕。不過,他並沒有讓閻圃撤兵,依舊使他駐守沔陽。同時,他又命張衛加強對武都的監視,時刻留意曹軍動向。
曹軍自佔領武都之後,源源不斷的從關中調遣兵馬,進駐武都郡。
先是張郃所部進駐河池,隨後有許儀所部,出散關攻取故道……緊跟著,南部都尉郝昭命新任戎丘都尉竇虎,也就是京兆郡郡丞竇蘭之子,偷襲沮縣得手,徹底將武都控制在手中。張衛憑藉陽平關地理位置,堅守不出。但是面對曹軍頻繁的調動,張衛也頗為緊張,不斷向張魯求援。
問題在於,漢中可以調動的兵馬就那麼多。
閻圃帶走兩萬駐守沔陽,而張衛也帶走了三萬兵馬。
而今南鄭已經兵力空虛,甚至不足八千守軍。張魯即便是有心增援,也無兵可派。
只好不斷勸慰張衛,陽平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你不必急於收復武都,只要死守陽平關即可……同時,張魯有派人向湟中求取援兵。可惜,隨著河湟戰事拉開序幕,湟中羌人,噤若寒蟬。
滕子京的白馬羌,在朱圉山被郝昭打得丟盔卸甲,不敢再輕舉妄動。
而參狼羌則派兵往西傾山支援郭就,手中兵馬所剩不多。
郭就在蘇則和燒當老羌聯手攻擊下,雖有參狼羌的幫助,也是岌岌可危。
參狼羌部落豪帥,而今也是非常後悔!
朱圉山已經吃了虧,知道了曹軍的厲害。馬超現在被困陽城,眼看著早晚一死,滕子京聰明的很,集中兵力,守住他的地盤,死活不肯再出頭。偏偏他不受教訓,反而要支援郭就。那郭就的閨女,就是滕子京的老婆。滕子京連自己老丈人都不管,他卻要冒頭出來。結果卻是……
一旦郭就戰敗,參狼羌必將遭受曹軍最為酷戾的報復。
曹朋在河湟乾的事情,湟中早已經傳開。
湟中援兵已經無望,唯有靠自己堅守。張魯此時,也頗為猶豫,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繼續堅守漢中?
亦或者……
這念頭一生出來,就再也無法息止。
這幾日來,張魯就一直在考慮這麼一件事情……
心情很煩躁,張魯已無心繼續誦讀黃庭,便走出靜室,想要回房歇息。
忽然間,只聽得外面一陣喧譁騷亂。
聲音是從府外傳來,張魯一蹙眉,忙向前院走去。
“發生了什麼事?城裡何故騷亂?”
“主公,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
“怎麼了?”
“楊主簿,楊主簿反了……他開啟城門,縱曹軍入城,正朝府衙而來。”
“胡說!”
張魯聞聽,勃然大怒。
楊主簿,名叫楊松,是他極為信賴的謀士。
“曹軍怎會出現在這裡?你定是看錯了……”
“沒有,主公,我沒有看錯,真的是楊主簿反了。剛才,他讓人開啟城門,曹軍蜂擁入城。匆忙之中,也不清楚究竟有多少曹軍,反正已被控制住了城門。”
“不可能!”
張魯大怒,“曹軍,怎可能無聲無息來到漢中?莫非他們有神仙相助,從天而降不成?”
是啊,曹軍怎會出現在南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