艘艘艨艟被攔腰斬斷,一艘艘戰船,被八牛弩轟擊。整個江面,喊殺聲震天,到處漂浮著舟船殘骸。
隨著東吳水軍節節敗退,馬達試圖收兵,穩住陣腳。
可變故,就在這時候發生了……
十餘艘江東戰船,突然倒戈,朝著東吳水軍發動了攻擊。而這十餘艘戰船的主將,姓陸,名叫陸飛。原本是陸氏私兵,後被陸氏送入水軍,多年來一直勤勤懇懇。陸飛臨陣倒戈,對江東水軍帶來的影響,難以估量。
剎那間,東吳水軍徹底混亂……
甘寧見此情況,立刻下令猛攻。
他親自接見了陸飛,從陸飛口中得知:曹朋與陸遜已聯絡了很多年……三江口大戰爆發前夕,陸遜派人告之陸飛,可視戰況而定,或戰,或降!
甘寧聞聽,不由得心生感慨。
他私下與杜畿說:我等看十步,而陛下看十里……然則今日方知,公子已視千里之遙!
泰平二年八月中,江東水軍在三江口,全軍覆沒。
而緊跟著,桂陽太守陸遜突然出手,宣佈歸附曹魏。他歷數孫權十大罪責,起兵造反,攻克湘鄉。正在泊羅江督戰的太史慈聞聽訊息後,不由得仰天長嘆。
當晚,孫紹隻身渡泊羅江,入東吳軍營,說降太史慈。
太史慈經過再三考慮,最終決意起事。他連夜返回臨湘,將正在督戰的徐盛斬殺,而後與陸遜合兵一處,讓出長沙,直撲廬陵。三日後,廬陵失守。
江東水軍失利,太史慈陸遜造反!
整個東吳,頓時惶恐起來……
曹彰趁機下詔,督大軍自江夏出擊,向東吳發動猛攻。
此時,東吳大勢已去。
然則孫權卻不甘心就此落敗,反而集中兵力,準備和曹彰決死一戰……
十月,二十艘巨高階樓船,出現在吳郡沿海。
吳縣豪強顧雍趁勢起兵,宣佈與孫權決裂,迎曹魏大軍登陸。
十一月,會稽郡賀齊在山陰起兵,號迎接恆王之子還鄉,會稽郡隨之大亂。
整個江東,在短短數月間,似乎已變得難以控制。
龐德攻克丹徒之後,揮軍南下,攻克曲阿。
孫權這一次,真的慌了!
……
轉眼,已十二月。
曹朋已抵達靈州,在信城郡召五十府兵馬,虎視鮮卑。
軻比能連忙派人前來求和,卻被曹朋拒絕。雙方在十一月時,於狼居胥山發生了一場血戰。曹朋以兩位老將軍黃忠嚴顏為先鋒,又命沙摩柯和趙雲為左右兩路兵馬主將。從朝陽初升,直廝殺至夜幕降臨……
鮮卑人抵擋不住曹軍的攻勢,終於潰敗而走。
曹朋順勢,命黃忠嚴顏追擊,攻佔了鮮卑王庭。軻比能狼狽而走,逃入丁零求助。
與此同時,呼揭人也不敢寂寞,與漠北匈奴聯手,意欲救援軻比能。然則素利在洪都的唆使下,出兵阻攔。軻比能敗北之後,呼揭匈奴聯軍立刻撤退。可是,曹朋又怎會輕易放過兩方人馬?他率部渡過甘微河,同時又發出徵召令,徵召幽州、幷州兵馬。曹洪得知曹朋大勝,二話不說,調幷州五十府兵馬參戰。而幽州大都督曹純,也徵調三十府兵馬,連同遼東大行府兩萬兵馬,以及呂漢三萬兵馬,合計八萬人參戰。
只是,誰也沒想到,呂漢派出的主將,竟然是他們年不足十歲的王子,曹念。
十六萬大軍,集結於甘微河。
涼州、幽州、幷州三地糧草,紛紛向信城郡輸送。
曹朋擺明了車馬,不幹掉呼揭人,不會罷休。一時間,呼揭人感到徹骨寒意。
富春,程府。
程普看著風塵僕僕,一臉疲乏之色的諸葛瑾,也是頗為痛心。
大好局面,竟然在轉眼間喪失。
怪誰呢?
怪那個馬達嗎?
至少在三江口之戰中,馬達並沒有露出什麼破綻,甚至說指揮極為得當。
怪孫紹?怪太史慈?
誰都怪不得……
“陸伯言,何以起事?”
程普突然開口詢問,卻讓諸葛瑾不知從何說起。
“這話,說起來就長了……似乎要從恆王時談起。”諸葛瑾倒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緣由,於是向程普解釋了一遍。當年陸遜大婚出事,看似沒什麼大礙。可是這禍根卻已經種下……顧、陸兩家看似對孫權忠心耿耿,實則這心裡面,怨恨不已。他們甚至交出了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