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他們不擁抱接吻?為什麼不唱歡樂的歌?為什麼他們被黑暗的貧困災禍弄得這樣渾身黧黑?為什麼不給娃娃東西吃?’
他自己感到他雖然問得有點發瘋,毫無理智,但是他一定要這樣問,而且必須這樣問。他還感到他的心裡湧起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憐惜之情,他想哭泣,想要對大家做點什麼事情,讓嬰孩再也不哭,讓嬰孩的乾瘦黧黑的母親再也不哭,讓世上從此再也沒有人流淚,而且必須立刻去做,不要耽擱,不管任何障礙,帶著卡拉馬佐夫式的不顧一切的性兒。”
我跑題了,本來想說孩子們友愛輕快的樂章,卻寫出了這些不愉快的事情。 電子書 分享網站
15、醫生
醫生。在看《卡拉馬佐夫兄弟》的上冊的時候,我就覺得陀思妥耶夫斯基好象很不喜歡醫生,他時不時提到那個叫赫爾岑斯圖勃的醫生,似乎全城的人一出事就要找他,像那個昏頭昏腦的可愛太太霍赫拉柯娃那樣叫道:“要不要叫人去請赫爾岑斯圖勃來?” 而赫爾岑斯圖勃醫生的口頭禪是“我一點也不明白”,他的常用藥好象是礦泉水。
現在,陀先生終於借柯里亞這個早熟的孩子的口說出對醫生的看法:“騙子!醫學全是騙人的!”這不是不喜歡簡直是憎恨了。接著,他便描寫了一個可惡的勢利醫生,一個毫無同情心的傢伙。他在陷入即將失去兒子的絕望的上尉面前,不是安慰,而是拿上尉開玩笑。但他說了幾句恐怕是作者寓有深意的話:
“有什麼法子?我又不是上帝。”
“哦,這就不是我的事情了,”醫生笑笑說,“您問還有什麼最後的辦法,我只是說出了科學所能提供的答案,至於其它,……十分遺憾……”
我想,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來,醫生,這肉體疾病的拯救者,根本無助於拯救人的精神危機,甚至,醫生這種資本社會里得寵的職業還加劇了人們的信仰的迷失。這裡麵包含著對於科學的嚴肅的懷疑——科學不是萬能的,科學有它的界限。——人類需要上帝。
而他對於醫學的懷疑,總使我想起魯迅的棄醫從文,使我猜想魯迅是否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重大的影響。據說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曾閱讀了大量的俄國文學作品,這其中肯定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而魯迅稱陀思妥耶夫斯基“太偉大了”。我不知道有沒有研究者把魯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聯絡起來研究,如果有,一定要找來看看。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16、有成千上萬樁事情
“有成千上萬樁事情有時是無意中想起來的,甚至是在被綁赴刑場的時候,……在夢裡想起來的。”
被綁赴刑場,該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刻骨銘心的記憶了。在《魔鬼&;#8226;伊凡&;#8226;費多羅維奇的夢魘》這一章裡,作者或許就是寫自己的內心交戰吧。
作者考慮的不只是人需要上帝的問題。伏爾泰說沒有上帝也要把上帝造出來,這是一種需要,這是“現實主義”。魔鬼說:“我真想加入唯心主義者學會,在他們裡面和他們作對,跟他們說:‘我是現實主義者,卻不是唯物主義者’”
唯物和唯心,誰是上帝誰是魔鬼?有上帝就有魔鬼,有善就有惡。但是可怕的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而是“現實主義”,是徹底的什麼信仰也沒有的“現實主義”,是連良心的譴責也徒勞無力的“現實主義”,因為為了現實可以不要良心——一種可以要可以不要的東西還可以叫做良心嗎?連良心都沒有了,良心的譴責起什麼作用呢?道德有什麼意義呢?道德是對有良心的人的折磨。“就是呀。但是遊移,不安,信仰和不信仰間的鬥爭,有時成為象你這樣有良心的人的一種磨難,簡直到了寧可上吊的地步。”
善良、上帝、人民,他們還在,還需要他們,現實主義的需要,但是“他們說:‘我們很明白。誰不相信魔鬼呢?但到底不能這樣辦,這會有礙於報紙的方針的。作為笑話來登怎麼樣?’”對,善良、上帝、人民,總是方針、政策、開幕詞、閉幕詞。魔鬼悲傷地流下了眼淚,因為它是世界的主宰,卻永遠不能登報,不能成為方針、政策、開幕詞、閉幕詞。
“‘到底有沒有上帝?’伊凡又帶著蠻橫的固執態度嚷著。”
有上帝,因為有魔鬼。
要想毀滅一切,只需要毀滅人的信仰就行了。“只要人類全都否認上帝(我相信這個和地質時代類似的時代是會來到的),那麼不必吃人肉,所有舊的世界觀都將自然而然地覆滅,尤其是一切舊道德將全部覆滅,而各種嶄新的事物就將到來。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