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3 / 4)

小說:源氏物語 作者:不是就是

‘乎?甚為遺憾。雖未拜見尊顏,卻正如’不識武藏野,聞名亦可愛‘,你我恰似同根之紫草。此比擬,能勿冒讀乎?誠惶誠恐,誠惶誠恐。字間點子甚長。背面又道:”誠然,當今夜趨前叩晤,亦所謂’越憎愛越深‘乎?怪哉,怪哉,思暮之情,’猶似川底涸,地下有泉通‘也。“上方又題一詩:

“常陸海中芳草生,亦恐在伊香加崎。田於浦裡浮萍身,追隨芳影始拜見!”我心並非‘漫然似水波’。“

縱觀全信:折皺青色之紙,飛舞潦草之字,稀疏無度,東倒西歪。道是草書,實為自創。尤其‘l’字極長,像條蜿蜒的蚯蚓,虛張聲勢。近江君含笑欣賞一番,煞是得意。倒也懂得女子書簡格式,信紙卷得細小,繫上一枝撫子花,派一新來打掃廁所的女童送去。此女童雖伶俐俊俏,卻亦不甚懂禮節,徑至弘徽殿女御膳室中,對諸待女道:“請將此信呈送女御。”雜役情女認得她是北廳那邊的侍童,便收了信。再由一名叫大輔君的侍女,解下花枝呈與女御閱讀。女御看罷,微笑著擱下。貼身侍女中納言從旁窺看,說道:“這信時尚得很呢。”想再細看。女御道:“這種體式的草書首次見到,頗難看懂。詩亦本本不稱,略知大概罷了。”將信遞與中納言,說道:“你即刻替我回信吧,也要如此大樓大樣,免得被人鄙為下品。”眾侍女擠在一旁議論紛紛,低聲竊笑。其時女童健索回信了。中納言告女御道:“此信堆砌諸多典故,廣博詩句,小女不才,恐難寫出與之煙美的回信。叫人代筆又顯失禮,就回詩一首吧!”遂模仿女御筆跡寫道:“相處甚近,而一向疏遠,實為恨事。

常陸駿河源海浪,須磨浦上得相逢。但盼芳跡早日至,箱崎松亦此間籠。“亦特意模仿來詩。讀給女御聽了,女御道:”啊呀,如何使得?若她真以為是我所作,豈不譏誚這拙劣的詩行?“中納言答道:”無妨,此詩自有人叫絕。“於是把信封好,交與女童。果然近江君看華回信,說道:”此詩何等風趣!原來她在等待我呢。“遂拿來濃烈的衣香,將衣服燻了又燻,重新梳理頭髮,又用胭脂將臉塗得鮮紅。如此妝份,倒也華麗嬌憨。然與女御會面時,不定會生出多少笑話哩。

第二十七章 篝火

內大臣家這位新來的小姐,很快成為京都世人的話柄,種種譏評謠傳,鬧得滿城風雨。源氏聞知,說道:“不管別人如何評說,只要是找出這麼個素不相識的深閨女子當千金小姐看待,一不稱心,便逢人訴苦,故謠傳四起;如此作風,內大臣怎能作得出?此人專在細小的事情上過分要求,以顯示其精明;又加上他考慮問題總不周全,未曾調查清楚便作出貿然之舉。稍不如意,便鬧得不成體統。”他同情那近江君。玉是聽了此話,想道:“我幸好未去投靠父親。雖說是親生父親,但久末相處,不知其稟性如何,忽然前去親近,怕要受辱呢。”於是暗自慶幸。右近也大為贊同。源氏雖然心底對玉望的戀情越來越熾,但仍很強忍著,只能在表面上關心她、憐愛她。玉髦也就漸漸親信他了。初五六日的月亮早已西沉。天空昏暗,風瑟瑟地搖響獲花。這一切皆暗含著一種秋意。夏盡秋來,涼風乍起,他想起了古歌“吹來我夫衣……”之句,目睹秋風落葉,一派蕭條,悽清冷落之感頓生。連日來只得頻頻探視玉望,終日與之撫琴作伴。源氏與玉望枕著和琴,齊首並臥。源氏喟然而嘆:“加此並臥,竟然無任情而動的非禮行為,世間還有誰能辦到呢?”夜已很深了,因擔心侍女看見,便起身準備回去。庭前已經熄滅了幾處黃火,源氏便喚隨從右近大夫點火。湖邊的衛矛樹亭亭如蓋,送來一陣陣恰人的涼風;雖疏疏朗朗地點著松明,但離窗較遠,熱氣不能入室。火光反倒顯得涼爽,映在玉皇身上,姿態婀娜,豔麗動人。源氏輕輕撫摩這瀑布般的秀髮,光潔如玉,柔順幽香。玉置小鳥依人般溫順可愛,源氏委實不願離去,故意說道:“這黃火應該有人新增才是。如此無月之夜,倘連火光也熄滅了,孤獨無聊,真是害怕。”便賦詩贈與玉皇:“情焚中胸似案大,濃煙盛焰不減滅。倒是何時可消呢?雖然不是‘夏夜蚊香蕉,胸底清思不斷燒’,但那是何等難忍的痛苦啊!”玉量覺得有非份之意,於是答詩道:

“君心若如等火焚,煙飄長空永不返以免外人怪異。”源氏見他面色不悅,說道:“如此看來,我該走了。”便出得門外。此刻東院花散裡有箏笛合奏之妙音傳來,笛聲悠揚悅耳動聽。原來這是夕霧中將正與幾位形影不離的遊伴在奏樂。源氏說道:“大概是柏木頭中將在吹笛吧?吹得真是不錯!”他又不捨離去。便叫人前去轉告夕霧:“我這裡黃火清風,很留人的。”不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