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2 / 4)

小說:源氏物語 作者:不是就是

不堪忍受,誰知他所吟為何詩。”然細察其此刻儀態,又覺他並非完全卑劣之人,便欲看看他到底有何才華,遂令侍女傳話,贈以詩道:

“嬌貴小挎高籬護,綠葉逢霜何變色嚴少將微覺愧對於她,答曰:

“若知持花出宮城,此心怎會憐別花聲望能拜見尊顏,一表心中敬意。”夫人猜他定已獲知浮舟乃人親王之女,便更願浮舟能榮貴如二女公子。於是秦大將的音容笑貌漸漸顯於眼前。她想:“旬親王與黛大將皆俊美無異,但此人於我印象極壞,他居然闖入浮舟內室,做出輕狂舉動。如此肆無忌憚,實在可惡。而意大將卻舉止得體,他雖戀慕浮舟,卻未冒昧啟齒,面若無事。如此謹慎沉重品性,著實難得。連我也甚悅意。何況年輕女子!哪有不傾心的?少將這類低下卑鄙之徒,若真娶了浮舟,那才是浮舟的恥辱。”她惟替浮舟之事擔憂,左思右想,殫精竭慮為她謀劃良策,然實施起來則極為不易。她以為:“燕大將已慣熟高貴如二女公子之女子,即使有品貌優於浮舟者,怕也難激起其慾望。據我經歷,人的氣質品貌,與其出身大有關係。比如我的子女,凡與常陸守所生的,便不如八親王所生的浮舟。又如左近少將,在常陸守哪內品貌超群,然同匈親王相較則相形見細。萬事皆可由此推量。秦大將已娶當今皇上愛女為妻,在其眼中,浮舟怕粗陋得一無是處吧廣這般猜測,不覺萬念俱灰,甚為悵然若失。

居於三條院內的浮舟孤寂,整日僅看看庭中花草,而花草皆為俗類。只覺無一絲生趣。出入此處者皆為操上話的東國人。她閉居於這粗陋乏味的屋子裡,甚覺鬱悶。偶爾憶及二女公子姿容,思念不已。那色膽包天的闖入者音容,此刻也湧上心頭。那回他究竟胡言些什麼,至今惟記得不少溫婉情話。那衣香,似乎至今尚殘留鼻前;那可怕情節皆已憶起。一日,其母遣人送來一信,殷切慰問,掛念殊深。浮舟念及母親用心良苦,而己卻屢遭不幸,不覺淌下數行傷心淚。母親信中寫道:“我兒獨處異地孤寂不慣,實在是委屈你了。”浮舟忙回信答覆:“請母親切勿掛懷,女兒已習慣且覺得此處安心。贈詩道:

惟求永無塵世苦,此身欣悅遠離愁。“此詩尚帶稚氣,母親看了不覺淚流不止,想這女兒這般不幸,竟落得息身無所,的確可憐無限。答以詩云:

“惟求福泰臨兒身,老身即去亦慰情。”母女二人常以此種率直之詩相與贈答,聊以慰藉。

且說章大將每當秋色濃郁之際,常夜夜輾轉難眠,思念大女公子,悲拗不已。時逢宇治新建寺宇竣工,他便特地前去觀看,一見宇治山中紅葉,便生出久別重逢的激情來。原先山莊易成新屋,鱗次林比,十分豪華氣派。回想所拆山莊,乃已故八親王所建,一味古樸幽雅,猶如高僧居所,心中頓生依戀之情,遂覺眼前新屋似有難饒之過。感慨之情濃深比昔。原來山中裝置,並非一律,一部分莊嚴大度,另一部分纖麗精緻,適合女眷居住。如今竹編屏風等粗笨傢什移至新建怫寺中供用,此處則新制山鄉風味器什,格外優美且富情趣。秦大將坐於池邊岩石上留戀觀賞,一時不忍離去,即景賦詩:

“綠水盈池景依舊,故侶清影不見留。”他擦去淚水,徑自去探望老尼並君。那老尼陡見蒸大將光臨,大為感動,好一陣悲喜交加,強忍許久才沒掉下淚來。章大將於門邊隔簾而坐,只將簾子一角捲起,與老尼敘話。並君隱身帷屏後作答。意大將隨意談及浮舟:“傳聞浮舟小姐已來至旬親王家。但我卻不便向她開口,尚煩您傳達吧。”並君答道:“前日其母寄信來,提及她們如此東躲西藏,全為了避兇。那信中寫道:”眼下藏身於偏陋之所,實可哀傳。倘若宇治與京城不遠,頗欲寄居貴處,以求前庇。然因山路坎坷難行,來往實在艱辛。“‘蒸大將道:”眾皆不敢走這山路,惟我不憚煩累,頻頻跋涉而來。此宿線實在不淺!思之令人無限動情。“一言及此,竟又淌下淚來。又道:”話然,煩您修書一封,送至那避兇之所。且慢,最好是您躬身走一遭,可好?“並君答道:”傳達尊意,事本容易。推如今要我復赴京都,實難從命。況且二條院我尚未去過呢。“黃大將言道:”派人送信,萬萬不可!老傳將出去,豈不有失顏面。哪怕愛宕山的高僧,不也因時制宜,下山赴京麼?雖有犯清規之嫌,然可成人之美,也是一種無量功德呵!“並君說道:”遺憾,俄身不積濟人德’呀!進京去為此事,洩露出去,怕要遺笑於人了。“她不肯去。意大將則再三堅決強請:”無論如何得勞你走一趟,這機會難得,後日我派車子接您。你先弄清她寓居之所。我決不使您為難。“說著滿臉笑意。老尼共君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