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的作戰素質,絕對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至於兩個團(不滿編,約八百多人)的偽軍,倒是好對付,甚至可能成為突破口,造成殲滅或重創鬼子的戰機。
當然,對付鬼子,楊天風還是有很多辦法的。特別是第一次與他和三縱對陣的日軍,幾乎沒有不吃些虧,被坑上幾回的。
楊天風率部隊趁夜開進毫縣縣城,只留少部駐守,其餘各部便直接開赴指定的地點,緊鑼密鼓地作著迎戰的準備。楊天風和餘亞農也沒有多客套,召集自衛軍第五路,宣佈了合併的政策。在餘亞農的鼓勵支援下,兩千多人的隊伍有一千四五百都願意留下加入三縱。
楊天風立刻宣佈成立四支隊,由余亞農任支隊長,林存孝任參謀長,並從蔣支隊、警衛團中調動部分老兵進入四支,四支的一些新兵則被抽出補充進老支隊。這樣一來,除駐守各地的少量部隊外,楊天風手中的兵力已經超過五千。
除了考慮到四支剛成立,戰鬥力不能令人放心的原因外,楊天風雖然有重兵在手,也沒有撲上去就打的心思。
瑣事處理完畢,楊天風和餘亞農率領四支和警衛營開出縣城,連夜趕赴計劃中設定的戰場——縣城西面的十八里鎮。
早上四點多鐘,天色已經亮了。看到鎮子裡喧囂吵鬧,百姓在疏散離家,戰士們在鎮外構築工事,楊天風才鬆了口氣。
參謀長梁末青趕過來彙報了情況,十八里鎮周圍的地形地勢還是比較適合打阻擊的,雖然有迂迴的道路,但已經分派部隊前去構築工事、加以扼守。特戰隊和游擊隊已經前出,擇地擾襲敵人,爭取時間。
“我軍要在鎮子裡與敵人戰鬥?”餘亞農稍有些意外,在他想來,應該是挖壕掘溝,在野外抗擊敵人,或者是在縣城依靠城牆與敵作戰。
“巷戰、夜戰、近戰是最能拉近我軍與日軍戰術素質的戰術。”楊天風伸手指了指鎮子,解釋道:“這個中等鎮子比較合適,縣城嘛,太大了,需要的兵力太多。機動兵力不夠的話,難以對敵人形成圍殲和追攻,只能是擊退。”
胃口很大啊!餘亞農並不確切知道三縱出動了多少人馬,只知道攻佔鹿邑的敵人有兩千多,很強大。
但按楊天風的計算公式,在野戰中三縱可能要兩打一或三打一才能抵擋住鬼子,如果有完備的工事,這個比例能降到1.5比1,甚至是一比一;如果是巷戰,憑藉近戰利器,三縱就肯定能以一比一的數量與鬼子進行纏鬥,再輔以陷阱、飛雷炮,這個數量還是能降低。
至於偽軍,楊天風認為在一比一的情況下,足以正面擊敗他們。這樣一算,三縱能抽出至少三倍以上的兵力來對付鬼子,還不是正常的野戰。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楊天風和三縱對鬼子的兵力、火力,甚至是作戰方法,都非常瞭解。而鬼子,特別是柘城的鬼子,對三縱的裝備和戰術打法,對楊天風的狡黠狠辣,卻是瞭解不多。這第一次交手,吃上大虧應該是肯定的。
“敵人的主力十有八九是要走路程最短的大路。”既然十八里鎮適合巷戰阻擊,預定的作戰計劃便無需大的更改,梁末青笑著對楊天風說道:“就由我率部大迂迴,司令在此坐鎮指揮吧!”
大迂迴也可以視為堵截敵人有可能的分兵合擊。由鹿邑至毫縣,有兩條比較大的路可走,最大的那條便是太清宮鎮、十八里鎮,由西面直逼毫縣;另一條則是太清宮鎮、安溜鎮、鶴崗鎮、華佗鎮,由西北方向進抵毫縣。
無論敵人是否分兵,大迂迴的部隊都有斷敵後路,夾擊敵人的任務。
楊天風點了點頭,除了陳支隊的兩個大隊及部分炮兵外,他又徵求了餘亞農的意見,從新成立的四支隊抽出一千餘人歸屬梁末青指揮。
按照正常的思維,敵人若是分兵,極大的可能將是由偽軍為主,梁末青的部隊便有強攻擊敗其的把握。如果是鬼子的主力要繞遠,那就節節阻擊,將敵誘至縣城,楊天風率部從後夾擊。
計劃是周詳的,儘量考慮到了各種可能,準備了很多應變的措施。這讓餘亞農猜測,楊天風和三縱對毫縣是早有預謀,周邊的情況瞭解得很細緻。
不管怎麼樣,人家三縱是真心接納自衛軍的,四支隊剛剛成立,人家就把槍彈(太平集之戰的繳獲)基本給配齊了。想到皖省對自己和自衛軍的態度,恐怕只有解散裁撤一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