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無題(1 / 2)

小說:抗戰驚雷 作者:樣樣稀鬆

軍統剛成立時,並沒有專門用於諜報的小型收發報機,都是軍用的,最小的就是五瓦手搖發電機式的,體積很大,另外還有十五瓦充電發電機式的,更是龐然大物了,根本無法用於秘密工作。於是,無線電專家魏大銘與康寶煌開始進行技術革新,研製一種小型的收發報機。

這個技術革新很快就一舉成功,研製出來的,就是後來廣泛運用於軍統秘密工作中的2.5瓦小型電臺。小到什麼程度呢,據記載,除了電池、聽筒和電鍵以外,只有“兩隻餅乾桶”那麼大。

這個比喻有些不論不類,餅乾桶可大可小,誰知道是多大?但按照沈醉回憶錄中所述,上海淪陷前,他可以把發報機藏在嬰兒身下,透過日本人的崗哨,那應該是不會太大的。

這個技術革新,一舉奠定了特務處、乃至後來軍統無線通訊的基礎。因為軍統乾的是諜報工作,如果沒有適合敵後使用的小型無線電臺,其一切工作都等於零。

此後不久,老蔣就批准了戴笠的報告,准許他建立一個無線電工廠,費用嘛,自然不用特務處掏錢了。

無線電工廠建立起來以後,不僅製作袖珍發報機,康寶煌又想出了一個新招——他把民用的普通收音機改裝為發報機,便於透過敵人的盤查。要使用的時候,只需要買幾個隨便哪兒都有的普通配件,一裝上,馬上就成了一臺特工用的收發報機。

隨著各地派出機構的增加,大家都配發了2.5瓦袖珍機,新的問題又來了。大家的訊號都很微弱,這就要求總檯必須強大異常,否則根本無法與外地保持通訊聯絡。

魏大銘開始著手建立南京總檯,一下增加了七、八臺收發報機,電力達到一二百瓦,每臺機器之間相連,可以在總檯遠端控制發報機,通話距離達到一、兩千公里。

後來,隨著軍統的不斷擴大,僅淪陷區的秘密電臺就達到三百多座,一個總檯不敷使用,又建立了第二總檯,到一九四四年,又建立了第三總檯。全盛時期,幾百名話務人員八小時一班,每天二十四小時工作,總檯的電燈從來沒有熄滅的時候。

楊天風自己當然也能組裝電臺,可既然有現成的,他還是習慣於伸手要,因為他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外人或許不清楚,身邊人卻知道楊天風基本上每天都工作到很晚。

而那些這個攻略,那個戰法,大多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在楊天風的筆下汩汩流出。然後又印刷成冊,逐漸擴散開來,使很多經驗和教訓不必再用鮮血和生命去換取。

…………

月亮在空中已經走完了它的旅程,正向山邊隱沒,在慢慢發白的蒼穹裡,群星消失了。

如果從高空鳥瞰,可以看見黃色行軍隊伍象醜陋的毒蛇,蜿蜒著在大路上向前行進。日本鬼子穿著黃軍服,戴著微微隆起的令人噁心的黃軍帽,揹著赤紅色的牛皮揹包,扛著三八大蓋和歪把子機槍,咔嚓咔嚓地急進。

汽車,已經被木谷下令棄用。四腳釘、地雷,在夜裡實在是防不勝防。而龍王廟的形勢危急,急援啊,夾擊敵人啊,他可是不敢耽擱。但前面一小股敵人卻實在是討厭,始終保持著一段距離,打又打不到,追又追不上。

其實,騷擾部隊並沒有埋幾顆地雷,只是略微遲滯,為梁末青的分兵伏擊爭取時間。而對於敵人,哪怕是踩響了一顆地雷,也會疑神疑鬼,提高警惕。

好長時間沒有遭到騷擾襲擊了,木谷感到有些困惑,也有些慶幸。召來偽軍嚮導詢問一番,木谷知道距龍王廟已經不足十里。這樣,他自以為找到了答案。一定是敵人或是在組織兵力阻擊,或是在集中全力攻打龍王廟,或是畏於皇軍的強大,正在撤退轉移。

無論是哪種可能,木谷認為只有加快速度一個辦法,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他卻不知道,長官倉永嘉一所率的主力已經覆滅,而炮火急襲沒炸死倉永,卻炸壞了電臺,使得木谷並沒有接到主力的警示電報。

為了穩妥起見,木谷命令報務員開機,與龍王廟取得聯絡後,下達了加速前進的命令。鬼子變成兩列縱隊,沿著公路加快了腳步。

…………

一團如山的紅雲,向著甦醒的大地上投射出血紅的光芒。

陽光照在龍王廟正殿的琉璃瓦頂上,反射出眩目的光芒,灼熱和沉悶的氣氛緊緊裹纏著這個跟外界隔絕的孤洲。在陣陣的敵前喊話聲中,夾雜著稀疏的冷槍,陣地上隱現著躍動的身影,遠處傳來斧鑿聲,那好象是敵人在趕做渡河器材。

郭振如從正殿裡走出來,走到被拆得七零八落的垣牆邊站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