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高出走,水往低處流,葉孤城在武林中已是高處不勝寒,他要再往上走只能打江山的主意了,這種心境像魏子云這樣做穩了奴隸的人確是“你本就不會懂”。魏子云是沒資格跟白雲城主說“不智”之類的話的。聖人說勇者不懼,智者不惑,葉孤城具備了這些品質,他當然是英雄,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是,單是英雄是當不了帝王的,能當中國的帝王的人一定得是英雄加流氓,就像劉邦能當皇帝但項羽不行;朱元璋能當皇帝但張無忌不行(《倚天屠龍記》結尾處朱元璋所設之計何等陰險歹毒,讀來真是讓人驚 懼)。葉孤城不是流氓,本質上他和無花是一類人,所以,就像無花最終選擇自裁一樣,白雲城主選擇死在西門吹雪的劍下,因為他一定要選擇尊嚴。這也是魏子云這樣的人“本就不會懂的”。
金庸的書中出現過好幾個皇帝以及很多想當皇帝的人。和古龍不一樣,金庸是有政治熱情和政治抱負的人。從《書劍》開始,金庸就顯示了很強的政治情結和政治洞察力,陳家洛被乾龍玩於股掌之上,竟會做出送香香公主給乾龍這樣的政治交換,結果除了白白斷送香香公主的性命外,得到的只是侮辱和血淚。到後期的《笑傲》、《天龍》和《鹿鼎》,金庸亂世於心,寫了任我行、東方不敗、左冷禪、嶽不群、慕容父子、丁春秋、洪教主等一系列企圖千秋萬代一統江湖一統江山的人物,其手段種種,讀之令人不寒而慄。而慕容復最後成了瘋子,足見金庸之良苦用心,我以為那是晨鐘暮鼓。
江山如此多嬌(2)
就像一本書有一本書的命運一樣,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運。葉孤城走了那一步,那並無可厚非,因為那種事就像他說得:成就是王,敗就是賊。他對世事是看得很深很透的,他的“不智”在於他沒有看清自己,沒有看清他本質上不是那種人,這是他的悲劇所在。而江山如畫,一代又一代的精英總在演繹著同一個故事,重複著同一種命運,正所謂“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之人復哀後人”。不過,當然了,這就是中國生活,這就是中國故事。我想起了國民黨###吳稚暉的一句贓話:“政治就像女人的陰道,再髒也有人搞。”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世事如棋(1)
上帝操縱棋手,棋手擺佈棋子
上帝背後,又有哪位神祗設下
塵埃,時光,夢境和苦痛的羈絆
——博爾赫斯《棋》
琴棋書畫,這本是中國文人的美好裝飾,然而在尚武的江湖,人們也喜歡附庸風雅。名振天下的《笑傲江湖》,原來只是一紙琴譜,可笑那洛陽王家,以為內藏武功秘籍,不免眙笑大方。早先漢人精英的最高理想是內聖外王,個人修養是一生的重中之重。養吾浩然之氣,###見性,格物致知,這是最重要的,如能文武雙修,進而文武雙全,那更是最好不過了。出將入相,是多少精英夢寐以求的榮耀。江湖上一直流傳著王陽明王大師修有精湛的內功,某夜在中軍帳裡發聲長嘯,敵軍聞聲喪膽,估計謝遜在王盤山島那一嘯也要稍遜一籌。在琴棋書畫中,唯有棋(圍棋)是智力競技,最終一定要分出勝負(除了三劫迴圈外),因此在文字中棋逐漸成為爭霸的象徵物,而江湖上的棋局也就成為喻意深遠的傳奇了。金庸書中多次寫到棋局,古龍則沒有多少具體的描寫,那大概是因為金庸棋力不錯,並且深諳棋局中的江湖烽火吧。
在《倚天屠龍記》中,何足道是一個未及展開的人物,也是一個合乎標準的理想人物,因琴劍棋三絕而聖,江湖人稱崑崙三聖,是一個文武雙全的性情中人。他的一生,因兩個棋局而改變。第一個棋局是他畫地自弈,因寂寞而自己和自己左右手互搏。其時情景如下:
白子不肯罷休,當下與黑子在左上角展開劇鬥,一時之間妙著紛紜,逐步爭到了中原腹地。郭襄看得出神,漸漸走近,但見白子佈局時棋輸一著,始終落在下風,到了第九十三著上遇到了個連環劫,白勢已岌岌可危,但他仍勉力相爭……郭襄棋力雖然平平,卻也看出白棋若不棄子他投,難免在中腹全軍覆沒,忍不住脫口而出:“何不徑棄中原,反取西域?”
那人一凜,見棋盤西邊尚自留著一大片空地,要是乘著打劫之時連下兩子,佔據要津,即使棄了中腹,仍可設法爭個不勝不敗的局面。
這是何足道和郭二小姐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其時郭二正因暗戀大哥哥楊過而愁腸千結,而何君對郭二則是一見之下,情愫暗生。然而天意如刀,郭二一句“何不徑棄中原,反取西域”竟然一語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