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預定計劃進攻停泊在岸邊的鄭和船隊。
看上去一切都按照亞烈苦奈兒的意志進展。
王亮笑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在知道這個國王不是什麼好東西后鄭和早就做足了準備,鄭和挑選了兩千名精幹士兵隨他一同進入皇宮。在錫蘭軍隊進攻船隊的時候,趁著皇宮守衛空虛,兩千精兵殺入皇宮,生擒了國王和他的家眷。”
在國王被生擒後,危機自然而然地解除了。
再後來,鄭和將亞烈苦奈兒押解回了京城,交給了永樂帝處置。
“永樂帝並沒有殺亞烈苦奈兒,而是在一番‘批評教育’後把他遣返回國。但是錫蘭國王是不能再讓他繼續當了,永樂帝又重新任命了一位國王。”
從此之後,錫蘭國對中國畢恭畢敬,後來兩國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明朝的故事說完了,錫蘭國的歷史也說完了。
該看看大鸞同志是如何應對在萬隆會議上的攻訐了。
在錫蘭總理大放厥詞第二天的會議上,所有人都以為他會繼續向中國發起進攻的,卻沒有想到科特拉瓦拉一改昨天的語調,委婉地說他在昨天的發言無意把會議引向分裂。
王亮不無驕傲地問道:“為什麼科特拉瓦拉會在一夜之間發生了這麼大的轉變呢?這在當時讓很多與會國代表感到困惑,昨天還劍拔弩張,今日便握手言和了?這未免也太誇張了吧。”
只有王亮知道,在昨天下午的那場硝煙瀰漫的會議結束後,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大鸞同志才和科特拉瓦拉才從會議室裡並肩走出來。
他們兩個一直在交流,一直在溝通。
交流溝通的過程中,王亮在場。
大鸞同志和科特拉瓦拉透過交談彼此取得了諒解,大鸞同志雖然不同意科特拉瓦拉新式殖民主義的解釋,但他讚賞科特拉瓦拉積極的精神。
大鸞同志就這樣化解了科特拉瓦拉對於中國的敵意。
王亮回憶道:“隨後中立國家與親西方的國家為中立和結盟的問題又吵得不可開交,在這個過程中,我記得大鸞同志幾乎一言未發。他在觀察,在等候最佳時機的到來。”
當中立國領導人印總理尼赫魯被親西方國家攻擊而怒火叢生的時候,大鸞同志不失時機地站了出來,靈巧地避開爭論,重申求同存異的主導思想。
大鸞同志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即後來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贏得了與會國的一致贊成。
“我記得,當時總理演講結束的時候,臺下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在會議結束後,大鸞同志儼然成為了一位大明星,不斷的有外國的政要和記者向他索要簽名留念,這是屬於中國人民的驕傲。
那時王亮深深地清楚,那尊重不是出於中國有多麼強的綜合國力,而是各國對於大鸞同志本人人格魅力的欽佩。
良久過後,王亮說出了這樣一段話:“開國大典的時候飛機不夠,您說飛兩遍,現在再也不需要飛兩遍了,要多少有多少。這盛世,如您所願吧,山河猶在,國泰民安。當年送您的十里長安街,如今已是十里繁榮。”
評論區。
“聽到這個突然戳中淚點。這盛世,如你所願。”
“戳中淚點,總理,如你所願!祖國強大了!”
“眼淚被硬生生的逼出來……我們都好,爺爺你可安心了。”
“但願朝陽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鮮血滿地。”
“記得小學背《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時候,邊背邊哭,從那以後越來越喜歡周總理,是最喜歡的總理。”
“勿忘過去,把握現在,守衛將來!”
“中國在一步步強大,您要一直看著!”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願我有生之年,得見你君臨天下。”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此刻,你我心潮澎湃,我中國已崛起,正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而奮進。同學們,為中華之興盛而讀書!人民必勝!”
一條又一條的評論讓一段段記憶迅速湧入到王亮的腦海,就在一剎那間,王亮淚崩了。
“四十二年了,四十二年了。”
“四十二年前的那一天,天灰濛濛的,又陰又冷。”
“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
“路是那樣長,人是那樣多,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
“人們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