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將要開來的方向。”
“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拄著柺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
“一對青年夫婦,丈夫抱著小女兒,妻子領著六七歲的兒子,他們擠下了人行道,探著身子張望。”
“一群淚痕滿面帶著紅領巾的學生,相互扶著肩,踮著腳望著,望著……”
夜幕慢慢開始降下來。
幾輛前導車過去以後,總理的靈車緩緩地開來了。
靈車四周掛著黑色和黃色的挽幛,上面裝飾著白花,莊嚴,肅穆。
每一個人的心情都是沉痛的,目光隨著靈車移動。
好像有誰在無聲地指揮。。。。。。。
0357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0357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那是永生都不會忘記的場景。
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約而同地站直了,摘下帽子,靜靜地望著靈車,哭泣著,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水。
王亮還原著當時的場景:“那種悲痛,是無與倫比的。在那條十里長街上,大鸞同志迎送過多少位來自五洲四海的國際友人,陪伴著主席檢閱過多少次解放軍部隊。”
“曾經,群眾們在這裡能夠看到大鸞同志,看到他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你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然而在那一天,敬愛的總理卻靜靜地躺在靈車裡,漸漸遠去,和我們永別了!”
那一天,靈車緩緩地前進,牽動著千萬人的心。
許多人在人行道上追著靈車跑。
人們多麼希望車子能夠停下來,希望時間能夠停下來。
別走別走別走
我願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於自己的生命來換周總理的健康!
可是靈車漸漸地遠去了,最後消失在蒼茫的夜色中。
人們還是面向靈車開去的方向,靜靜地站著,站著,好像在等待著他回來。
打鬼子是出於對日本和美帝的仇恨。
但在那歷次風波中驅使王亮能夠堅持下來的,是這位偉人。
他在,王亮的心裡就有一盞明燈。
無論眼前多麼黑暗,心裡面,永遠都是亮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