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會發現季萬方的右腳大腳趾上纏著綁帶,顯然是受傷了。
他是一個人站在那兒,站成一個頂天立地的姿勢。
根據季萬方胸前的銘牌不難解讀出他所在的部隊番號,過命革命軍第六十四軍一八六師五四七旅一九六團。
王亮道:“國民革命軍第六十四軍原本是粵系部隊,前身是粵軍第八路軍一部,抗日戰爭爆發前後第六十四軍成軍。”
“六十四軍歷練成長在十四年抗戰中,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時一度是華東戰場**的救火隊,哪裡的戰事吃緊就要去哪裡堵。”
在這條走廊上,照片有很多很多。
【一九三二年初,日寇在上海炮製一二八事變,藉機轉移國際視線,便於在東北佔領區內扶植傀儡政權,成立偽“滿洲國”。圖片中的人物為一二八事變中被日軍憲兵隊抓捕的抗日誌士。這名志士身著便衣,雙眼被蒙,嘴角和衣衫上帶有明顯的血跡,顯然是經過搏鬥後被捕的。】
【被俘的中**隊第六十八師少將參謀長,他的右手在戰鬥中負傷,其苦惱的臉、夾著紙菸的無助的手,顯示著無奈;但其不抬頭,不看相機,則顯示著的剛毅與不屈。】
【日軍沿長江向南京進發,從東發起攻勢的兩角部隊在鳥籠山、幕府山炮臺附近的山地上俘獲了一萬四千七百七十七名國民黨士兵。】
【四位中國戰俘,席地而坐,身後站立著五個全副武裝的日本軍人,其中一個戰俘吹奏起口琴,其他三位戰友沉寂其中,表情洋溢著對抗戰勝利的嚮往,悠揚的歌聲飄揚,二十一世紀,太平盛世之中的我們看見了,也聽到了。。。。。。】
樊建國在蒐集到這些照片的時候無法確定所有人的名字,有的甚至連部隊番號都難以確定。
唯一能做的,就是對圖片的內容進行解讀,透過環境、動作、神態和外貌來剖析人物的內心。
在兩側英雄們的注視之下,王亮一行人沉重地穿過這個長二十六米,寬三米的引道,進入博物館的主體。
這是一個壓抑、扭曲且到處都是堅硬銳角的特殊空間。
整個空間由混凝土直接澆築而成,除了展品的陳列以外,沒有再做任何多餘的修飾。
空間的照明都來自於高處或者貼近地面長窗的自然光,王亮能夠感受到建築師刻意不在人的視覺高度設定窗戶,與灰色的曲折空間,高大厚重的圍牆,隨處可見的鐵柵欄一起為參觀者創造了一個彷彿空氣凝結的牢獄。
不但是**的牢獄,也成為精神和心靈的枷鎖。
隨著踩過鋼板地面的鏘鏘的聲音,走過一個個埋在地板玻璃罩之下的日本鋼盔,一段不堪回首但我們必須要面對的歷史鋪陳開來。
王亮一刻也不想在這極度壓抑的地方做停留,走出展館後,他才長鬆了一口氣:“抗日戰爭時中**人裝備低劣,深知敵我實力懸殊,深知此去難返,深知他日這世上可能不會留下任何自己來過的痕跡,哪怕僅僅是一張照片。但,國仇,不能不報;家恨,不能不雪。不有行者不能救將來。”
【。。。。。。據《國*軍抗戰全紀實》中記載,中國戰俘保守估計在三百萬人,絕大部分戰俘被日軍殺害、或充作勞工。在日本投降時,作為戰俘僅存四十三人。。。。。。】
0397 飛虎奇兵館
0397 飛虎奇兵館
飛虎奇兵館。
看到這五個大字,王亮不由得想起一個人,陳納德將軍。
克萊爾李陳納德,美國陸軍航空隊少將、飛行員。
1893年9月6日生於美國得克薩斯州康麥斯,1936年6月3日,宋美齡任命陳納德為中國空軍顧問,幫助建立中國空軍。
1941年8月1日,中國空軍美國航空志願隊成立,陳納德擔任上校隊長。
在抗日戰爭期間,陳納德本人在中國擊落日本戰機四十一架。
王亮感慨道:“我不記得你是怎麼來到中國的,但我記得你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離開的。”
1945年7月6日,那一天,是陳納德卸任的日子。
中國政府授予了他最高榮譽,雲省宣佈將昆明市區通往巫家壩機場的路更名為陳納德路。
1945年月8月2日,陳納德歡送儀式舉行,王亮也參加了。
下午六點左右,上萬名中國人民趕到歡送儀式的現場,想一睹這位美國將軍真容。
王亮仍舊記得,當陳納德將軍所乘坐的敞蓬吉普車出現在那條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