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應嘉當然知道這樣做賈璉會面臨什麼,他這樣做的目的,無非就是逼著賈璉幫他甄家想辦法。
“諸位叔伯舟車勞頓,不如先下去歇息吧,現在一時半會兒也沒有什麼好的主意,不如等休息好了再議。”
面無表情的開口,賈璉並不準備慣著這群人的臭毛病。
倚老賣老這種招數,又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當初賈母倚老賣老,賈璉是沒得選,不得不順著她。
容忍了這麼多年,賈璉現在最討厭的,就是別人逼他。
所以甄家的事情,雖然賈璉現在心裡其實有些頭緒,這個時候也不想開口。
甄應嘉一愣,原本以為自己這拱手,賈璉作為小輩自然應當馬上手忙腳亂才是,這樣冷靜自如,卻是讓他突然覺得,自己這步棋似乎下錯了。
當即臉上的神色更加難看,其他人的目光更是在甄應嘉和賈璉之間來回掃動,甄應嘉知道賈璉怕是動了火,只得暫且跟著林家的下人下去安置。
等將金陵四大家的瘟神送走,賈璉也沒了在眾人見周旋的興致,於是乾脆任由林家人出去接待,自己又倒回去陪著林黛玉。
和當初賈敏的喪事相比,林如海是被追封了定國候的,所以排場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跪坐靈堂旁邊,身穿孝服的林黛玉臉上雖然悲慼,但眼眶裡的眼淚卻是不如從前洶湧。
“怎麼沒歇著?”
有些心疼,賈璉不贊同的看著正在朝前來弔唁的人鞠躬的林黛玉。
林如海沒有孝子,當初賈敏死的時候,是臨時從林家族人中隨意挑選的一個小孩子。
如今林如海照常還是如此,只是今日他們剛來,林家人也沒有準備,原計是從明日開始的。而林黛玉作為女兒,披麻戴孝雖然少不了,但其實像這種跪在門口跪謝前來弔唁的人,卻是不必的。
林家這裡的靈堂,是在收到訊息後就開始搭建,所以林如海的棺槨一到,就可以直接安置了。
只是賈璉沒想到的是,林黛玉也一點沒有歇著,直接就在靈堂跪著開始答謝眾人。
不過因為林黛玉身份的原因,這些人也不敢受禮。
只是這樣一來,賈璉對這個孩子就更加心疼了。
“勞煩哥哥掛心,安平無礙。”
輕輕開口,林黛玉嘴角勉強勾了勾。
林如海的屍體運送過程中雖然加了冰塊,但時間太長,已經開始發臭。
父母俱亡,這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更何況她還只是個孩子,一個十分敏感的孩子。
嘆氣,船上相處近一月,讓賈璉更加細緻的瞭解黛玉。
這個小丫頭雖然看起來柔弱,但心裡自有成算,通常決定的事情,基本就是一根筋到底。
當初絕食是,後來趕製壽衣也是。
曉得這丫頭心結,賈璉聞言也不再多話,直接也往林黛玉旁邊單膝跪下,陪著她一起燒紙。
“林姑父把你交給我,你就是我的責任。”
察覺林黛玉燒紙的動作一頓,賈璉緩聲開口。
後世他工作步上征途後,父母因為一次意外,也是雙亡的。
所以他很瞭解林黛玉此刻的心情,也疼惜她。
在蘇州停靈三日,上門弔唁的人不計其數,不過好在第二日開始,賈璉勸林黛玉兩句,她已經聽得進去,並不像從前在船上一般,不拿自己身體當回事。
又因為有林家選出來的,給林如海摔盆帶孝的孝子,林黛玉這邊也就不用一直跪在那兒。
計劃是三日後出殯,林如海將林黛玉交給賈璉,林家族人於林黛玉而言,於外人無異,所以往後為了方便照看,賈璉是準備將人直接帶回榮國府的。
這樣一來,林家在蘇州的產業,少不得就要盤點一下。
按照定國候的規格,林如海的葬禮風光無比。
長長的送葬隊伍,聽信而來路祭的人,從林府一直排到林如海的墓地。
這些人有江南本地官紳,也有受過林如海恩惠的,更多的,還是鹽工灶戶。
從私鹽到官鹽,當初林如海被整個江南官場追殺的事情,幾乎人人皆知。
林如海是個好官,百姓知道,百姓也感激。
猖獗的私鹽,在林如海的帶領下得到有效抑制。鹽田曬鹽法的興起,朝廷向民間徵工,又解決了灶戶們的生存問題。
百姓樸實,得到林如海犧牲的訊息,便自發的前來路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