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我要到庵中還願,順便清修幾日。你便趁此機會趕去豐州,見那女孩兒一見,將事情問個清楚明白。
我們剛好也可以空出一段日子靜觀其變,看那‘受恩之人’是否還會再送了信來,進一步指引我們。”
“是。”紅玉應得一聲,“還是夫人想得周全。”
主僕二人說定了此事,再無話可說,安老太君拿起經書繼續研讀。
紅玉端了殘茶退出門來,吩咐外間伺候的小丫頭換成安神茶,免得安老太君夜裡睡不安穩。雖有了決斷,心裡到底記掛著,回到自個兒的住處,又將那名簿拿出來細看一回。
恰逢第二日工部劉大人差人送信,說是銅人趕鑄完畢,已送往陵園。將銅人入棺封墳,陵園的修繕便可告一段落。
紅玉知會安老太君一聲,親自往陵園走了一趟,尋到那工頭拐彎抹角地打聽了半日,更印證了先前的猜測,那棺木之中十有八~九不曾裝殮過屍骨。
回府之後,又設法找到一位曾在國公府當過差、後被放出府去嫁人的丫頭,打聽有關楊氏的事情。可惜那丫頭被放出國公府之前只是個打掃花徑的粗使丫頭,對內院的事情知之甚少。
不過據她回憶,三少爺下葬之後沒多久,就傳出三少夫人病故的訊息,十分突然。之前不曾瞧見大夫進出,經過薜荔院時也不曾聞到煎藥熬湯的味道,更不曾聽說楊氏的孃家人過來探病。
雖沒打聽到要緊處,紅玉心中也有了數,愈發認定信上提到的那位便是解家姑娘。提了兩個信得過的丫頭,將距離佛堂最近的那座院子細細收拾了,只等人接回來住進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