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而退。次日,依舊帶了真窺、橫革、之交、國哀及大章、豎亥等動身,周行天下,考察一轉。到徐州的時候,更替帝堯在城陽地方築了一座遊宮,房屋不多,且不華美,不高大。不過在旁邊闢了一個花園,養些花木蟲魚禽獸,以為遊觀之用,如此而已。築好之後,歸朝覆命。他那選擇的十二州州怕,究竟是哪十二國諸侯,古者失傳,不敢亂造。就是他所封十二州的鎮山,後世所知道的亦只有九個:揚州是塗山,荊州是衡山,豫州是嵩山,青州是沂山,兗州是泰山,雍州是華山,冀州是霍太山,幽州是醫無閭山,幷州是恆山,還有營州、梁州、徐州,都無可考。以理想起來,營州鎮山一定是不鹹山,梁州鎮山一定是岷山,徐州鎮山一定是蒙山,不過沒有證據,不知道究竟是否。又因為幽、冀二州之間分界頗難,就選了一座山,山上立一塊大石,作個標幟,後人就叫這山作堯山。閒話不提。
且說禹朝見帝堯,先將選伯、分山兩大事奏過了,然後又將作遊宮於陶之事說了一遍。帝堯大喜。
過了殘冬,這年正是帝堯在位九十載的春天,帝堯率領群臣到泰山上行了一封禪之禮,封的是泰山,禪的是梁父山云云。
與嚳一樣,天子的責任至此總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