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2 / 4)

小說:上古秘史 作者:隨便看看

。又有兩種古怪的鳥獸,獸狀馬身而鳥翼,人面而蛇尾。據老童先生說,它最歡喜跑過來抱人,將人舉起空中,膽小之人往往給它嚇死。它的名字叫作軌湖。鳥狀如鴞,人面蜼身而犬尾。它的名字老童行生亦不知道,但知道它亦是個不祥之鳥,出現之後,地方必定大旱而已。以上所說,就是某等近日遊蹤的大略了。”

文命道:“這許多神物,想汝已都將它畫出記出了?”伯益道:“是。”文命道:“我等現在遊歷已完,即須歸去。汝數年來所記所畫的已裒然成帙,將來歸去後,可以輯成一部書,傳之於天下後世,這部書的名字,就可以叫作《山海經》,汝以為何如?”伯益道:“某亦如此想。某所畫所記的固然不少,但是從前夔及伯夷諸位聽說亦有許多圖記著,將來合併起來,當可說是洋溢大觀。”

當下伯益問起文命到蓬萊之事,文命也詳細的述了一遍,說到疏屬之山藏貳負之屍一事,大家都猜度不出天帝是何用意。以天帝之能力,藏一個屍首何必藉手於凡人,殊不可解。

這日夜間,大家就往天騩山。文命意思,以為騩山是老童的住地,到晚他或者歸來,哪知查無蹤跡。

次日,只得動身,徑向東尋那座疏屬之山。訪問多處,方才尋到,大粗下看,果然一個屍首反轉了兩手,再加之以梏,並桎其右足。又將他頭髮連了手系在山木之上,形狀甚為悽慘。

大家暗想,他不過弄殺了兩窫窳,既然抵了命,亦可以歇了。

還要如此待遇其屍,並不準我們加以解放,這個原故真不可解。

()好看的txt電子書

然而天帝既如此吩咐,只能遵照。就在左近尋到一個石室遂叫天地十四將等動手,將屍首移石室之中,外面再用大盤石掩祝不使人看見,這事總算告一段落。

後來到得漢朝宣帝時候,叫人到上郡去發磐石,這個石室,陡然發現,裡面有這麼一個裸跣被髮反縛械一足的人。大家看了,驚駭異常,奏明宣帝。宣帝遍問群臣,都不知道。只有一個劉向說道:“這是個貳負之臣危的屍首。”宣帝問他怎樣知道,他就拿《山海經》來做證據。於是從此之後,人人爭讀《山海經》,這部《山海經》方才大重於世。從這段故事來看,《山海經》這部書傳自夏朝,大家都說它荒唐奇怪,沒有人去相信它,直到劉向引證之後,方才見重於世。由此推想起來,純然是石室中屍首發現之故,那麼天帝當日吩咐文命掩藏,或者就是要《山海經》上記載這件事情使後世得知。而《山海經》這部書亦因此可以流傳,亦未可知。閒話不提。

且說文命等掩藏過屍首之後,就和眾人乘龍一齊向帝都而回,路上絕無耽擱,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帝堯自從文命到海外去之後,心中對於水患已無所憂愁的。就是自己在位已將八十載,年紀已近百歲,萬一一病嗚呼,這個天下付給何人呢?太尉舜這個人,前此已想禪位於彼,但是他只肯攝政,而不肯登大寶,一切政事,重要的仍舊前來稟命商量。倘若我死之後,他依然謙遜起來,一定要讓給朱兒,豈不是枉費了我多年之苦心嗎?還不如趁此刻先定下一個明白的表示,使大家知道,後來自不會改變。主意已定,到了次年二月,又帶了群臣往洛水而來。

到了洛水,帝堯先已用一塊白壁,上面刻了許多詞句,大約總是說天命應該禪舜的意思。在洛水之旁築起一個壇來。

這日,正是二月第二個辛日,帝堯率領群臣向洛水謹敬行禮。禮畢之後,取出那塊璧來,向群臣宣言道:“朕早經想將這君主大位禪給太尉舜,舜既再三推遜,而有些疏遠之臣,或者反疑心朕不愛親子而愛女之夫。雖則前年龍馬負圖出河,那圖上已明明說出舜當受天命,但是有些人或許以為是偶爾之事。所以朕今日秉著虔誠,向洛水之神祝告,假使前次河圖的事情是偶爾發現的,那麼朕這塊璧上所刻的話語就不足為準。

假使是一定的,不是偶爾的,那麼朕這塊璧沉下去,洛水之神必與朕以徵兆,爾等其試觀之。”言罷,親自捧了那塊壁,坐了船,到洛水中流,恭恭敬敬將它沉了下去,然後回到岸上,率領群臣靜以待命。

直到下午,不見影響。帝堯頗有失望之色,暗想:“這事倒反弄糟了。”哪知又過一會,忽然看見洛水之中透出一道紅光。從那紅光之中,水波蠕蠕而動,陡見一個大玄龜浮水而出,背上似乎有一件大物馱著。後來大龜爬到岸上,直到壇場,將身一側背上之物落在壇中。那大龜依舊回入洛水,曳尾而逝。

帝堯忙率群臣過來,謹敬將那大物拾起,原來是一冊書。書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