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做了此地之君主。百年以來,禮陶樂淑,頗有成效,傳到某已經三代。某謹守成法,尚無隕越,這是差堪告慰的。”
伯益道:“用中華禮樂改變外邦,固是可喜,但貴國君究系中華人,桑梓之邦,豈可忘卻。況現在聖天子功德震古爍今,貴國君何不入朝修禮,兼省顓頊帝廬墓呢?”那國君道:“某何嘗不想入朝?無奈路程遙遠,約計往返,恐非四五年不辦。
前數年,某曾遣人乘船探測路程,據所報告,僅僅前面一座方山繞過去,遇著順風已須半年,倘遇逆風更難剋期。繞過方山之後,到中華還有多少路,須行幾日,更難預算,所以因此作罷了。請問二位到此走了幾年?坐的是什麼船?”伯益一一的說了。那國君不勝駭異,益發欽佩。
文命道:“貴國對於中華固然交通不便,但是對於鄰邦亦通聘問嗎?”那國君道:“對於鄰邦都相往來,有兩處亦是本家,往來尤熟。”文命便問是哪兩處,那國君道:“一處在敝國西南,上有三山:一名芒山,一名桂山,一名搖山。搖山上所居住的就是先曾祖老童的次孫,名叫長琴。先曾祖老童本來是精於音樂的,發音常如鐘聲。所以這位淵源家學,亦精於音樂,尤長於琴,所以取名叫長琴。敝處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