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2 / 4)

小說:上古秘史 作者:隨便看看

輕?”文命道:“就是從生出來,到此刻死去,中間經過的日子很少。”那些人笑道:“哪有此事?一個人總是活三萬六千五百二十四日半,這是一定的,多一日不能,少半日亦不會。即如我,已經過去一萬八千二百三十五日半了,再過一萬八千二百八十九日,亦就要死了。活的日子,哪裡會有多少的呢?”

文命等聽了,尤其詫異之至,辭了眾人,一路行去。沿途所見都是一般模樣,並無絲毫變化。連女人的生產,男女的交媾公然對人,亦毫無避忌。文命等亦學那土人之法,飢時就取神瀵而飲之,飲過之後,不但可以療飢,並能解除疲勞,通體和暢,真是異寶。

一日,行到高山腳下,問那土人,才知道這座山名叫壺嶺。

它的位置是在全國的當中。文命繞著山一看,只覺此山狀如甔甀,漸漸上去,到得頂上,有一個大口,狀如圓環,土人給它取一個名字,叫作滋|穴。中有水,滾滾湧出,就是神瀵了。據土人說,這神瀵一源分為四脈,向四方而流。由四分為十六,由十六分為六十四,再分為二百五十六,如此以四倍遞加,經營一國,沒有不周遍之處。本地惟一的出產只有此一種,真所謂取之無盡用之不竭的。

()免費TXT小說下載

文命等走了幾日,大略情形已都了了,就和伯益說道:“此國除出人之外,只有水和土兩種,土是人住的,水是人飲的,此外什麼一切都沒有了。沒有寒暑,當然用不著衣服;沒有風霜雨露,當然用不著房屋。一個人生在世界上,最要緊的是吃。

它那神瀵既然普遍全國,人人利益均沾,何必愁食。人生所最愁的,就是衣食住三項,他們既然不必衣,不必住,又不愁食,則一切爭奪之事自然無從發生,何必有君臣,何必有禮法,何必有制度。而且此地氣候既然有一定的溫度,不增不減,又無風雨寒暑的攻侵,自然沒有瘟疫病疾等事。他們所飲的神瀵純是流質,絕無渣滓,所以臟腑之中亦不曾受到疾病,那麼自然都是長壽了。尤妙在壽數一定總是百年,使人人安心任運,一無營求。而大地之上,百物不生,種種玩好聲色,無一項來淫蕩他們的耳目。所見者不過如此,所聞者不過如此,多活幾年,亦無所羨,少活幾年,亦無所不足。所以他們的性情,都是婉而從物,不競不爭,柔心而弱骨,不驕不忌,這種真是世界上所少有的。”

伯益道:“是呀。世界之紛亂,總由於環境之逼迫而生希望心,由希望心之太重而生貪得心,又由人人貪得之故,而物質分配不勻,遂至爭奪。智者得逞其謀,強者得逞其力,所以大亂。現在改造環境,使大地上一無所有,所有產業就是水土兩種,然而是天生的,不是人力造出來的。智者無所施其謀,強者無所用其力,既無所希望,更何用貪得?世人有主張共產制度的,假使能如此,才算完美無憾呢。”

正在說時,只見庚辰等已從天而下。文命忙問:“地將等找著了嗎?”庚辰等道:“沒有找著。”文命道:“那麼怎樣呢?”庚辰道:“某等那日從此地動身之後,因為記得來時所遇之風是西北風,所以盡力向西北走,哪知越走越覺不對了。

後來改向南走,仍舊不像某等想人世之路雖則不熟,天上之路是向來走慣的,就一直向天而行。問到天上的神祗,才知道此地是世界極北之地,去中國不知道有幾千萬裡呢。某等得了天神的指示,好容易尋到繼無民國,又到了那日過風之地,四處找尋,不見地將等蹤跡,深恐曠日持久,致崇伯等待心焦。某等就去求見夫人,請夫人指示。夫人道:‘地將失散不必慮,將來自會遇到。只有崇伯到了終北國去,再回轉來,很不容易,倒是可慮之事。’某等才知道此地叫作終北國,便求夫人設法。

夫人道:‘這亦是天數所註定。終北國之地,本來可算是別一世界,與中華人民萬萬無交通之理。只因一隻風獸和一陣大風,就把崇伯送到那面去經歷考察,使那邊的風土人情傳到中華,給中華人民生一種企慕之心,亦非偶然之事。不過此事我現在亦無他法,只有去和家母商量了。’夫人說到此,某等就問那個風獸叫什麼名字。夫人道:“它名叫(犭巨)(犭巨)。它一定出來,必有大風隨其後。那陣颶風,名叫(黃風)(棠風),亦是很厲害的。兩者相遇,自然更厲害了。然而竟能吹得如此之遠,是真所謂天數也。’當下夫人即率領某等,徑到瑤池,和西王母商量。西王母就取出兩顆大珠交給某等,並吩咐道:‘此珠系從極西的西面一位大聖賢處借來,名叫金剛堅,是從摩羯大魚之腹中取出。此魚長有二十八萬裡,假使握著此珠,毒不能害,火不能燒,心中想到什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