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3 / 4)

小說:上古秘史 作者:隨便看看

下載

”驩兜聽罷,又連連拍手道:“妙極!妙極!我此刻就去進行,想來沒有不成功的。”正要起身,忽然又問道:“我聽說那邊天氣非常炎熱,地勢非常卑溼,人民又都是九黎、南蠻那一類,恐怕不容易收服他,那麼怎樣呢?”狐功道:“小人從前曾聽見公子講過,那邊天氣、地勢兩種雖不好,尚不礙於衛生。至於人民不易治這一層,主公慮得很不錯,但是小人亦有方法去制伏他,可以使他們為我效力,請主公放心,保管去進行吧。

驩兜對於狐功的話本來信如神明,聽見他這樣說,料想他必有把握,於是亦不再問,就匆匆入宮,來見帝摯。帝摯正斜臥在一張床上,旁邊環侍著幾個嬪妃,那嬪妃就是驩兜等所進獻的,所以並不迴避。帝摯叫他坐下,問道:“汝來此有何政事?”驩兜道:“臣偶然想起一事,封賞是人君鼓舞天下收拾人心的要務,自帝即位以後數年之間,還沒有舉行過,人心不免觖望。現在帝子新生,雖則不是嫡子,但亦是帝的元子,可否趁此舉行一次封賞大典,亦是好的。”帝摯道:“前日共工冊封時朕亦想到,汝和他還有鯀,你們三人本是同功一體之人,他既封了,你們兩個亦應當受封。不過朕病總是不好,時常發熱,因此非常懶懈,不覺忘記了。汝既提醒了朕,朕明日就冊封,何如?”

驩兜慌忙起立道:“不可,不可,帝誤會臣的意思了。臣的意思是為覃敷帝的恩德起見,並非為自己設法。假使專對臣等,天下必以帝為偏愛。而臣今日之提議又變了為自己求封起見,這是大大不可的。”帝摯命他坐下,再問道:“照汝的意思,應該先封哪個呢?”驩兜道:“臣伏見陶侯堯自就國之後,治績彰彰,百姓愛戴,天下欽佩,況且又是帝的胞弟,若先改封他一個大國,天下諸侯必定稱頌帝的明見,其餘再擇優的慶賞幾國,那就對了。”帝摯道:“陶侯對於朕素極恭順,人亦極好,改封大國,朕甚以為然,不過改封在什麼地方呢?”驩兜道:“臣的意思冀州最宜。因為陶侯自幼生長在那邊,風土民情,當然熟悉,治理起來容易奏功。再者,冀州地方的百姓最不易治,雖則有臺駘、伊耆侯等化導多年,但是都早死了,非得有貴戚重臣,才德兼備,如陶侯一般的人去治理他們不可,帝以為何如?”帝摯道:“甚好,甚好,朕決定改封他吧。但是汝亦不可沒有封地,汝為朕親信之臣,願封何地,儘可自擇,不必謙遜。將來鯀自己願封何地,朕亦叫他自擇便了。”驩兜聽了,故意裝出一種侷促不安的模樣,說道:“既承帝如此厚恩,臣肝腦塗地,無以為報。臣不敢求善地,臣聽說荊州南部民情最反覆難治,當初先帝曾經在那邊受困過的。臣子苗民遊歷其地多年,頗有研究,如果帝必欲封臣,願在那邊得一塊地,庶幾可以為國家綏靖南服,未知可否?”帝摯大喜,道:“汝不取善地,偏取此惡劣之地,忠忱實是可嘉,朕依你,明日即冊封吧。”歡兜謝恩退出。

到了次日,帝摯果然降詔,改封陶侯於唐。那唐的地方恰在恆山腳下,封驩兜於荊、揚二州之南部,何地相宜,聽其自擇。並令其子苗民先往治理,驩兜仍留都供職。此詔降後,陶侯一邊之事暫且不提。

且說驩兜、三苗奉到了封冊之後,就叫狐功來,和他商議怎樣去制服那些人民。狐功道:“小人早想好了,共總有三個方法:第一個叫立威。南方的人民天性刁狡,而又好亂,非有嚴刑重罰不足以寒其膽。從前玄都九黎氏的時候,百姓都非常服從他,聽說就是用重刑的原故,所以小主人這次跑去切不可姑息為仁,重刑是必須用的。”三苗聽了,大笑道:“這個容易,我到那邊就立一個章程,叫他們有好的寶貨,好的飲食,統統都要獻來給我,如不聽號令,我就殺,你看如何?”狐功道:“據小人看來,不必定是如此。事有大小,罪有輕重,應該有一個分別,統統都殺,哪裡殺得這許多呢!況且他們一死,就沒有了痛苦,倒反便宜他了。小人有個方法,叫他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麼才可以使他們懼怕。”三苗不等他說完,就問道:“什麼方法?敲他嗎?打他嗎?囚禁他嗎?罰他作苦工嗎?恐怕都無濟於事呢。”狐功道:“不是不是,小人的意思除殺頭之外,再添四項刑法:一項叫作黥,把那犯人的臉上或額上用針刺一個字,或刺一個符號,再用丹青等顏色塗在上面,使他永遠不能磨滅,那麼他雖則活在世上,無論走到哪裡,人一看見就知道他是個犯人,就可以嘲笑他,輕侮他。這種精神上的苦痛到死才休,豈不是比殺頭還要厲害嗎!”三苗拍手笑道:“妙極!妙極!還有三項呢?”

狐功道:“一項叫作劓,是割去他的鼻子:一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