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部分(2 / 4)

是……”張居正點點頭,徐階沉機密謀,做事不留痕跡,但什麼都不避他,所以他十分清楚徐階對裕王的幫助有多人……實實在在的說,當時嘉靖在景王和裕王之間,其實是更傾向於弟弟的,加之有嚴嵩父子在裡面摻和,裕王的地位岌岌可危。在那種危機的情況下,若沒有徐階的迴護,僅憑高拱等餘地一系人馬,是根本無力迴天的。

別忘了,在鬥爭最激烈的時候,高拱還只是裕王身邊的侍讀,他張居正也只不過是裕王一個陪讀,還遠談不上朝廷重臣,只能說是東宮智囊,而沈默……,還不知在哪兒涼快呢。在那種時候,豐虧有了位高權重、而且深得嘉靖信任的徐階,一直不遺餘力的暗豐保護,裕王恐怕很難熬到順利登極的那一天。

但可惜,徐階做事太隱秘,這樣固然不會招致景王和嚴家父子的忌恨,但也沒法獲得裕王的感激。所以知道現在,裕王還認為徐階這個老滑頭,只在大局已定後,才忙不迭的政治投機呢,當然對其沒有好感半夜裡,他突然又意識到,當年老師之所以事事都要與自己密謀,恐怕讓自己出主意、長見識還在其次,更重要的原因,是讓自己做個證人,好在今天這種時候派上用場。

如果是這樣,那徐階的心機也太深沉不可測了,高拱怎可能鬥得過他?張居正一頭冷汗的坐起來,越想越覺著有可能,便再也睡不著了……

尋思了半夜,他終於下定決心,雖然自己更欣賞高新鄭,但其敗局已定,自己不能再首鼠兩端下去了……

“……”——………分刻“……m“……

隆慶朝的風雲變幻目不暇接,每個人都像在坐過山車一樣,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

第七八六章 爭執 (下)

沒過兩天,徐階便給張居正創造了,與皇帝單獨見面的機會——命其為隆慶講解前朝政務。為了讓皇帝儘快的擔負起應盡的責任,內閣早在幾個月前,便決定由大學士分別為皇帝開講,張居正還沒開始插手國事,被派去給皇帝講課,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所以誰都把這沒當回事兒,但兩天後,司禮監過來宣旨:‘少師大學士徐階,當世廟時,承嚴氏亂政之後,能矯枉以正、澄濁為清,懲貪墨以安民生,定經制以核邊費,扶植公論,獎引才賢,一時朝政修明,官常振肅,海宇稱為治平,皆其力也。匪嘉渥典,曷勸將來?茲特進徐階為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少師兼少傅,賜蟒袍、金印,准許紫禁城乘輿,並加蔭兩子為錦衣衛指揮僉事……’這幾乎是人臣能得到的最高榮譽了。

高拱等人當時就震驚了,不知為何突然聖心大變。

他們還沒反應過來,徐階卻已經回過神來,叩首謝恩,固辭道:“啟奏陛下,自古尊無二上,上非人臣所宜稱。國初雖設此官,左相國達,功臣第一,亦止為左柱國。乞陛下免臣此官,著為令典,以昭臣節。”

眾人不由暗暗讚歎:‘能在巨大的榮耀面前保持清醒,徐閣老確實令人讚佩’……卻不知,其實他想到了自己的老師夏言,正是大明唯一一個授此榮銜的大臣,風光一時無兩,卻難免身敗名裂,所以對這個‘上柱國’,徐階是敬謝不敏的。

其實隆慶之所以要給他最高榮譽,除了他操持國政的功勞外,更主要的是,獎掖他當年對自己的迴護之情。前日張居正為皇帝講述前朝故事,說到二王爭嫡的艱苦歲月時,隆慶感嘆道:“當時朕受父皇冷落,百官皆以為景王會後來居上,故而皆對朕避之不及,甚至為了討好景王,故意設法出朕的醜……”說著他滿懷感情的望向張居正道:“得虧有你們幾位師傅,竭盡全力的保護朕,咱們今天才能坐在這裡……”

“皇上謬讚了。”張居正卻正色道:“其實當時裕邸諸位講官,在朝中大都根基淺薄,地位最高的高師傅,也不過是國子監祭酒而已,雖然盡心竭力的維護皇上,但僅憑我們幾個,還是沒法和先帝、景王還有嚴家父子周旋的。”

“哦?”隆慶聽出他話裡有話,問道:“你是說,還有人暗中相助?”

“不錯。”張居正點點頭道:“能在先帝跟前,為陛下說得上話;有資格和嚴家父子周旋的;能讓景王忌憚的,只有當時任次輔的徐閣老。也正是他常年如一日的暗中保護皇上……”

“朕怎麼從未聽說過?”隆慶吃驚道。

“徐閣老的身份特殊,他是先帝的近臣,又被嚴家父子視為眼中釘,如果把立場表露的太明顯,不但會引來先帝的猜忌,嚴家父子也將處之而後快,那樣不僅幫不上皇上,還會害了您。”張居正淡淡道:“但徐閣老對陛下的拳拳之心,是無須質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