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部分(2 / 4)

道:“我家裡窮,養不起多餘人口。”

“剛峰不必多心,”徐階笑道:“老夫知道你是大清官,但你也要知道,自己非比當初,現在你是一省封疆,要開府設衙的了,官府有專門的開銷給你養馬伕、侍衛、師爺、奴婢,這都是合情合理,無人會多說什麼,你不必多心。”

“但……”海瑞輕嘆一聲道:“那並不合法。”

“呵呵,你這麼說也不錯……”徐階尷尬的笑笑道:“但是剛峰,你既然叫我老師,我就得說你兩句了,我知道你眼裡揉不得沙子,處處以祖宗法度為金科玉律。但是你也要知道,二百年前的時代,和現在不一樣了,太祖皇帝英明神武,也沒法預料到現在的變化。”終究已經不在官場了,徐階說話也自由了不少。

“就拿你這個巡撫來說,太祖皇帝時,撤行省,立三司分權,本無巡撫之設。”徐階循循善誘道:“但後來漸漸發現,三司相互掣肘,政令不一,一旦有事,難以從權。是以每有大事需要集權,朝廷只能派出高官為欽差,這才有了巡撫之設,而後漸漸成為定製。如果真要事事依從祖訓的話,剛峰這個巡撫豈非名不正言不順哉?”

海瑞是說不過徐階的,但他這人只講本心,也不可能被忽悠了,淡淡道:“老太師教訓的是,涉及到行政治民的必要開支,我不會節省了。不過我個人有手有腳,不需要伺候,還是不必浪費朝廷的錢糧了吧。”

感情自己白費口舌了,徐階有些鬱悶的端起茶盞,笑笑道:“如此就算了,剛峰不要嫌老夫多事哦。”

“豈敢,豈敢。”海瑞連忙道。

“剛峰今日光曠,不知有何見教?”擱下茶盞,徐階問道。

“專為拜候老太師萬福,二來,也要向老太師討教一番。”海瑞輕聲道。

“多謝剛峰掛記,”徐階微微笑道:“老夫如有所知,自當竭誠奉告。”

“老太師乃朝廷重臣,地方耋老,定然深知吳中政治利弊。下官初到,為政以何者為先,還望賜教。”海瑞拱手問道。

“哈哈,剛峰啊,你過謙了,”徐階笑道:“老夫沒記錯的話,你當過一任長洲知縣吧。”

“一縣一省判若雲泥,”海瑞謙遜道:“學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既然要老夫說說,老夫也就不揣冒昧,對你直言了。”徐階便捻鬚道:“吳下這裡算富庶,現在又不鬧倭寇了,別的都還好說,唯獨有一樁,此地很多不事勞作、遊手好閒的刁民,這些人性情兇頑,好告官健訟,是以衙門時常積案如山案。所以要當好這一方父母,老夫有兩句話相送……刑清政簡須大膽,執法持平濟時艱!”

“好一個‘刑清政簡,執法持平’,學生承教了!”海瑞歡喜道:“只是不知,若官紳不法,魚肉良民,是否也該如此呢?

“剛峰哪,你對先帝都盡言直諫,”徐階放聲笑道:“何況區區鄉宦乎!”

“多謝老太師指教。”海瑞接著道:“下官還有一事請教。”

“請說。”徐階端起茶盞。

“下官查閱了蘇松各府歷年所課田賦,”海瑞沉聲道:“發現近十年所課的錢糧,平均只有洪武二十一年的三成,是成化三年的五成,是正德五年的七成,然後每年都在減少,直到現在這個水平……按說當初天下就亂初定,正乃‘千里無雞鳴,荒原連成阡’的蕭條時候,而後百餘年東南承平,百姓安居樂業,應該是賦稅漸增才對,為何卻番過來了呢?敢問太師,如此咄咄怪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啊……”徐階冷不丁聽他丟擲這個問題,登時無從回答,乾笑兩聲道:“是啊,怎麼回事兒呢?”

“正要請教太師。”海瑞定定望著徐閣老,一字一句道。

“或許……”徐階端起茶盞掩飾著,頭腦飛快轉動起來:“大概……似乎……”別說,還真讓他想著了,鬆口氣笑道:“應該是這麼回事兒……你應該知道,太祖皇帝平定天下,最大的對手不是蒙元,而是張士誠和陳友諒。張士誠自號‘吳王’,其都城在蘇松,陳友諒號漢王,其地盤在江西。後來太祖皇帝平定天下後,深恨這兩個地方的民眾支援他二人,為懲一時之頑者,對此二處課以重賦。再說,蘇松當時男兒盡在吳王帳下聽用,政權覆滅之後,其田產大都充公,所以吳地官田甚多,官田本身必然賦重者。所以在洪武一朝,課稅十分繁重,生民多有脫逃。”

“後來呢?”海瑞淡淡問道。

“後來永樂皇帝做了江山,為了爭取民心,屢次給吳中減負,再後來遷都到了北京,糧米要從大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