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著表示友誼的聲音。有些船上飄揚著法國的三色旗,有的則掛著英國、荷蘭、波蘭、比利時的國旗。從這支盟軍的艦隊裡駛出一隻不帶武器的小船,上面掛著談判的白旗,載著戴高樂將軍的私人代表開進港內。
他們被帶去會見總督,給他施加了點友好然而堅定的壓力:是合作。還是進行一場力量懸殊的戰鬥?這時,自由法國和英國的飛機將飛臨城市上空;撒下勸告的傳單。總督當然得裝裝樣子放上幾炮。但不會再打下去。到了晚上,他,總督先生,就要和戴高樂將軍共進晚餐,為最後的勝利乾杯啦!
丘吉爾四溢的熱情產生了特別效果,戴高樂認為這個計劃本身也很有道理,挺合乎“避免大規模流血”的初衷,因而同意了這個意見。
在英國海軍上將約翰。坎寧安的指揮下,戴高樂的遠征部隊從利物浦出發了。
戴高樂乘坐著懸掛法國國旗的“韋斯特蘭號”軍艦,斯皮爾斯將軍站在他身旁,興致勃勃地向丘吉爾先生描繪的美好的圖景駛去。
然而,丘吉爾先生所描繪的那幅美好圖景已經註定不會出現。首先,是丘吉爾先生應諾的“上百艘艦艇”,到臨行時,只剩下二艘舊式戰列艦、四艘巡洋艦、一艘航空母艦、幾艘驅逐艦和一艘油船,此外,就是載著戴高樂兩營海軍陸戰隊的三艘運輸艦,統共約二十來艘艦艇。另外,最大的失誤就是洩了密。法國人各持己見、自由散漫的天性使他們根本意識不到機密乃是軍事行動的生命。在準備遠征的二十來天裡,人們公開談論,一些自由法**官在酒店裡大叫大嚷“為達喀爾乾杯”、“為勝利乾杯”,而此刻,軸心國的間諜卻幾乎無處不在。所以,當戴高樂的遠征部隊還在海上航行時,維希政府已派出一支由三艘巨型巡洋艦和三艘輕型巡洋艦組成的強大艦隊到了達喀爾,之後還得到了“普利茅斯號”巡洋艦的增援。同時,還有一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