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主義是說,死的跟活著的、活著跟死了沒有什麼差別。亂世,活著只是受苦,很多人自殺都是因為說,活著受苦何必呢?死了是解脫。在當時那個時代,確實有這樣的問題。老莊的思想是要解決當時最深刻的問題,讓你活著時,不要只想到死亡,因為人最後會死,你不要急,他讓你活著的時候去體會什麼叫道,要從道的角度來欣賞你的生命。所以道家強調從真實到美感,儒家強調善,真善美就分成兩個範圍了。儒家強調向善、擇善、至善;道家強調從真實到美感。《莊子》一書強調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以我們從這個方面來看的時候,就可以把前面所說的對立,所謂嚴重的衝突,稍微化解一下。
主持人:您把真、善、美這樣去拆開來的話,實際上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在我們國人的心中,這似乎是一種審美標準,也是我們的一個行動標準?確實,一個在儒家,兩個在道家,那是不是每一箇中國人的骨髓裡面都缺不了這兩個學說的?
傅佩榮:對,你說得沒錯。譬如說,我們使用的成語,從小就經常影響我們。從小我們都知道,要奮發上進,講教育叫啟發式教學,讓一個人可以不斷地在社會上發展,要把個人的成就跟社會的發展結合起來,這當然是儒家的;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知足常樂”,道家很多話也變成我們很多日常語言,並以之為警示。所以你剛才所說的,我們的血液裡面,等於我們中國人的基因裡面,就有儒道這兩個方面的學說成分。
我這幾年的研究,我更喜歡把它分成生命的階段。一個人在三十歲以前,最好學儒家,為什麼?從學校讀書開始都是儒家那一套,進入了社會之後,你要發展個人,成家立業。你要積極進取,奮發上進,當然是儒家。但是到了四十歲以後,你要學道家,為什麼?因為在社會上工作一段時候之後,發現善沒有善報,惡沒有惡報,努力的人不一定有成功,做壞事的人也不見得有什麼樣的報應;這個時候你就要記得,不能灰心,要學道家,學了道家之後就知道,人的生命階段是一個整體,你不要因為一時的得失成敗,而有太多情緒反應。那麼到五十以後呢,就要學一點《易經》了。這樣一來,就把儒家、道家、《易經》分階段來不斷地學習。
主持人:剛才您用了“化解”這個詞,其實聽您這麼一說之後,就覺得道家和儒家表面上看起來確實是有很多的不同,譬如說,儒家講實,道家講虛;儒家有很多的規範,道家只有一個道;儒家積極地入世,道家要淡然出世,似乎看起來更加消極一些。似乎有這麼多的不同。但是,是不是在我們中國人的血液當中,這兩家始終是並存著流淌著?
傅佩榮:對,你說得沒錯。所以我們常常說,儒家跟道家如果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儒家是以人為中心,我要給人找到出路,道家是不以人為中心,他不會只對人,他說你不要以自己人為中心,你要以萬物為中心,以“道”為中心。譬如說,我們常常說,這棵樹有什麼用?它結蘋果,所以它有用。道家卻認為,這棵樹何必為了你而結蘋果呢?它該結什麼就結什麼,它不結也是一棵樹啊。由此可見,儒家想到任何問題都想到人的需要,是標準的人文主義;道家認為,不要太過於以人為中心,以人為中心,宇宙萬物的價值都被忽略了,所以才說,天地萬物都很美,但是,你一說人類需不需要,這個美就被限制為人類的一個需要了,所以道家在這個地方跟儒家可以作為一個互補。
主持人:所以說,兩千多年以來,這個儒家和道家作為我們中國人的兩根柺杖,一直在支撐著我們前行,走到今天,對我們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貧困與快樂(1)
主持人:從開頭的故事裡面讓我們感覺到,怎麼窮人的快樂和富人的快樂在那麼短暫的時間內,就會發生改變?那麼莊子認為,是貧窮好還是富貴好?
傅佩榮:像這樣的問題非常好,但是讓莊子來回答的話,他不太會說哪一個好,他要看情況而定。因為莊子看人生他有兩個特色,第一個從長遠來看,第二從整體來看。長遠就是說,你今天有錢,但是過去呢?將來呢?我們說“富不過三代”,所以從長遠來看的時候,有錢可能是暫時的;窮困也是一樣,可能是暫時的。第二個,從整體來看,一個人在整個一生裡面,他可能有某個階段,像目前經濟繁榮,他突然有錢了,但他在小時候恐怕很窮。那麼我們再問,他小時候覺得快樂是因為跟父母、家人的親情非常的溫暖,他現在恐怕慢慢覺得,錢是有了,但是好像快樂減少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讓莊子來考慮,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