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使之逐漸成為穩定的形態。而對那些不夠良好的人格元素,則一定要及時地加以抑制、克服,盡力避免這種不良的人格形態反覆出現,甚至成為一種穩定的不良人格形態。如果不良人格形態僅偶爾出現,因其沒有形成穩定、持續、持久的狀態,所以也並不可怕,關鍵在於及時認識,自我警覺。
第三,穩定、持續、持久的良好人格形態才具魅力。一個人的人格形態是否有魅力,不僅取決於人格形態是否良好,還取決於這種良好的人格形態是否穩定、持續、持久地表現出來。如果一個人雖然表現出一些良好的人格形態,但並不穩定、持續、持久,甚至是大起大落的,就說明這些良好的人格形態還沒有在他的身上佔據主導和統治的地位,從整體上還未能樹立和形成良好的人格形態。這樣的人不會具有長久的人格魅力。也許在與他的偶然接觸中,人們恰好遇到他良好人格形態的一時表現,感到這個人是有魅力的。但接觸次數多了、時間長了,發現他的這些良好人格形態並不穩定,並不是他的主要方面,甚至另外一些不良人格形態反而更多地表現出來,就會很容易改變對他的最初印象。這不僅是一個時間概念。表面上看來,穩定、持續、持久是一個時間概念,但實際上這種以時間概念為特徵的概念,從質和量的雙重角度說明一個人良好的人格形態是否佔據主導地位。越是均衡發展的人格形態,其魅力越應該是穩定、持續、持久的。也只有穩定、持續、持久的良好人格形態,才能產生真正的魅力。每個想擁有持久人格魅力的人,都應該不懈地完善和鞏固自己的良好人格形態,使之成為自己穩定、持續、持久的人格形態。這種人格所具有的魅力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第二節 個體人格結構形態的均衡與互補
人格形成與發展的動力源。人格的形成是兩種不同性質人格形態相互鬥爭的過程,也是諸多相同性質人格形態均衡互補的過程。
無論是良好的人格形態還是不良的人格形態都不是與生俱來的。任何一個個體的人,其人格形態的形成都經歷了一個長期的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始終存在著兩種人格形態的較量。從總體上看具有良好人格的人,不可避免地也會有某些不良的人格個性在他身上存在。從總體上看人格形態不好的人,其身上也會有某些積極的因素。善與惡,正確與錯誤,先進與落後,美與醜,兩種完全不同的人格形態總是同時對每一個人產生影響,這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一個人當良好人格形態佔據主導地位時,他的人格結構從總體上就是良好的。如果良好的人格形態未能佔據主導地位,這個人從整體上就不可能擁有良好的人格。一個人即使良好人格形態佔據主導地位,也難免有某些不良的人格形態混跡其中。只是這些不良人格形態勢力不夠強大,僅是偶爾表現出來,或是在強度上表現不夠突出,且能經常得到遏制,得到自我調節,使其從總體上對人格整體形態不能構成決定性影響。但如果這種不良人格形態不能得到遏制,任其發展,當其勢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造成一個人的人格形態嚴重失衡,使良好人格形態遭到破壞,甚至被取而代之。因此,一個良好的人格形態的形成和保持,是人格形態中那些美好、善良、正確、先進的東西同醜陋、惡劣、錯誤、落後的東西不斷鬥爭和較量的結果。雖然人格形態中那些負面因素破壞著人格形態的平衡,使人的人格形態總有不和諧的部分,但當正確戰勝了錯誤,先進戰勝了落後,美好戰勝了醜陋,從而實現新的結構與狀態,那些良好的人格形態會更加穩固地居於主導地位,整體的人格形態也會上升至一個新的層次,新的水準。
在個體人格結構形態中,性質相同的人格結構元素之間也存在相對的不均衡。無論是良好的人格形態還是不好的人格形態,在表現強度上,穩定程度上,都不可能處在同一個水平。總是有的表現突出一些,有的表現不夠突出;有的比較穩定,有的不夠穩定。只有那些突出表現出來的人格元素和持續穩定發揮作用的人格元素,才能夠成為一個人人格形態的主要特徵,成為一個人人格結構的主體。這些能夠突出和穩定表現的人格元素,對那些相對錶現不夠突出、不夠穩定的人格元素能夠起到彌補的作用。而人格元素之間的均衡與互補,則是使這種人格結構不斷完善,維持和諧與穩定的基本條件。和諧與穩定的人格結構狀態是暫時的,不和諧、不穩定則是經常的。暫時的和諧穩定之後又會出現新的不和諧穩定,再次經歷新的鬥爭與調整。沒有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一貫正確,一帆風順。人格形態也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陷,穩定和諧的人格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