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可以緩解壓力,化焦慮緊張為輕鬆、平和。風趣與幽默具有相似之處,都能夠給人帶來快樂,但風趣又不同於幽默。幽默是風趣的,但風趣卻未必就是幽默。風趣包含幽默、詼諧,還包括趣味,往往是透過講笑話、開玩笑的形式來體現,多數人都不難做到。而幽默則要比風趣難得多。幽默是一種藝術,又是一種能力,需要較高的文化修養才能掌握。風趣在生活中經常能夠感受到,而幽默並不是到處都有。具有幽默感並善於運用幽默的人,能夠有效地增進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並改善著自己的人格品質。領導幹部在講話中適當地運用風趣幽默,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風趣幽默的講話不僅因其風趣幽默令人引起興趣,使聽眾愛聽,聽得進去,而且由於講話運用通俗有趣的形式或內容,把本是枯燥無味的道理或事情說得十分透徹,聽眾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就得到了潛移默化。在這方面,有些領導幹部在思想觀念上存在誤區。他們認為,當領導就應嚴肅,任何場合下都要一本正經,不苟言笑,認為領導幹部開個玩笑、玩個幽默就是不嚴肅、沒正形,有失身份。有些領導幹部也想風趣幽默一下,但由於缺少這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風趣不得體,幽默不起來,勉強做一下也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現在,領導幹部在各種場合下的講話大多是照本宣科,脫開講稿也是嚴肅有餘,缺少風趣和幽默。往往是臺上板著臉講,臺下皺著眉聽。聽眾既不愛聽,又聽不進去,只是出於對領導的尊重才勉強聽下去,講話很難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而善於運用風趣幽默藝術講話的領導幹部,其講話的效果就大不一樣。在他講話時,人們始終精力集中,跟著主講人的情緒走,就是講的長一點群眾也不厭煩。有時甚至在領導講完話以後,大家仍然意猶未盡,很長時間都成為大家議論的話題,有些經典的話語成為大家的流行語、口頭禪。這就是風趣幽默的無窮魅力。
得體合度具有適應力。領導幹部的每一次講話都是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身份面對不同的物件,講不同的內容和不同的主題。這就決定了每一次的講話都應是不同的,難以重複的。即使是針對同一個問題、同一個內容,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面向不同的物件,講話也應有不同的要求,不可用一套模式。否則就脫離了特定的時間、地點和物件,成為不得體、不適宜的講話。不得體、不適宜的講話不僅沒有針對性、合理性,容易產生誤解,形成誤導,還使領導幹部的形象受到損傷,給人以無所用心、糊塗昏庸的感覺。如有的出席外單位活動,講話的口氣如同面向自己單位的部下;有的向上級領導彙報,卻好像在部署工作;有的研究探討問題,儼然是在做指示講要求;有的面對兒童講話用詞用語完全成人化;有的在外事場合講話不懂外方風俗習慣,講出令對方反感的話;等等。這些現象的存在,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說明領導幹部的自身素質,也是領導幹部講話是否用心動腦的體現。領導幹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增強對各種場合、各種物件、各種形式講話的適應能力,明確各種講話的性質和基本要求,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能夠就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場合對不同的物件用不同的方式和角度把話講得既得體又合度。其次,要認真對待每一次講話,事先做好充分準備,弄清講話場合、時間的特點,明確講話物件的特定要求,選好講話的角度,確定講話的主旨,找準講話的風格。對此,最重要的是要具有這方面的意識,同時在實踐中加強這方面的學習與訓練。
言而有文具有影響力。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就是說,如果講話沒有文采,就流行不遠,就缺少影響力。所謂流行不遠,既指時間的長短,又指空間的大小。領導幹部講話效果如何,主要體現在影響力上。對一篇講話,如果過了很長時間還能被當時的聽眾津津樂道,未到現場的人也紛紛找講稿、找錄音,以看到或聽到這篇講話為快,就說明這篇講話的影響力之巨大。如果一個領導做了一篇講話,會議剛散,大家就記不起領導都講了些什麼,也不再有其他人對這篇講話感興趣,就說明沒有什麼影響力。影響力大小一方面取決於講話的內容本身是否為大家所關注,或感興趣,另一方面也與講話者的演講藝術、講話藝術有著很大關係。如果演講者具有高超的演講藝術、講話藝術,一篇內容十分平常的講話也會具有很大魅力,產生巨大影響。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一次應邀到一個死難烈士葬禮上講話,組織者只希望他隨便講幾句適當的話,但林肯兩星期內穿衣、刮臉、吃點心時都在想著怎樣做好這次演說。演說稿改了兩三次仍不滿意,到了葬禮前一天晚上還在作最後修改,然後半夜找到他的同僚高聲朗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