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插圖。隨著年歲的增長,這種迷戀與日俱增,他不僅欣賞畫,收藏畫,自己也塗抹幾筆。我就常見他對著《芥子園畫譜》全神貫注地臨摹。對於畫,不管是國畫,還是西畫,他都喜歡,有時也發表一些有關繪畫的文章,署名總愛用“畫卒”二字。有一次父親和幾個老友在一起閒談,有人說父親的散文比小說好,有人又說詩比散文還好。父親自己說:“都不好,我的畫好。”父親的畫確實不錯,山水、花卉他都畫,在灑脫中蘊涵著一股秀逸,是典型的文人畫,在他的影響下,大舍妹和二舍妹都學了美術,一個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一個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我的四叔張牧野先生,也是在父親的引導下學了美術,擅長草蟲,畫蛇更是獨步一時,在20世紀30年代頗有名氣,辦過個人畫展,出版過專著。

“北華美專”與西北遊(2)

1931年,父親在四叔和一些朋友的鼓動下,以自己的稿費出資,創辦了“北平華北美術專門學校”。又因他的聲望,被推舉為校長,兼教中國古典文學和小說創作,但不過問具體校務,日常工作由四叔主持。校址在北平東四十一條21號,此處原是清末任光緒的軍機大臣、禮部尚書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裕祿府邸,院宇寬敞,花木扶疏,樓臺亭閣,雕樑畫棟,美輪美奐。父親的校長室,是全院的精華所在,作為書房,真個是鳥語花香,綠樹蔥鬱,大助文思。父親和美術界的許多畫家,都是稔熟的好朋友,在他的熱忱的敦請下,齊白石、於非、王夢白、李苦禪等先生,其中尤以齊白石、王夢白同來任教很是難得。因為齊、王二人是素不來往的,如今由於父親的友誼和情面,使得這兩位美術大師在一校共事,成為當時美術界一段佳話。

父親為使“北華美專”辦得更好,還特意聘請了他的老友,著名的語言學者、文學家劉半農先生為校董。劉先生欣然應聘,他在授課中,對學生說父親是“大小說家”,稱父親為“當今的小說大家”,說他的成就“超過了李伯元、吳趼人,曾孟樸那些人”。①劉半農先生逝世後,父親在悼文中說:“雖相見極疏,而交情甚篤。”

也許是父親的“盛名”關係,報名的學生很踴躍,全校有200多學生,分國畫系、西洋畫系、師範系等幾個專業。雖然辦校只有4年的時間,但培養出了不少學生,後來都成了優秀的藝術家,像張仃、藍馬、凌子風、張啟仁等。在辦校期間,父親常向任教的畫家朋友請教繪畫的技法。他還偷偷地在教室裡當“旁聽生”,去學習寫意畫的潑墨筆法,還直接向著名國畫家許翔階先生學習山水畫。如果不是日軍的炮火,我相信“北平華北美術專門學校”將會一直辦下去,也一定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藝術人才,可惜這樣一個美好的前景,全都毀於日軍的戰火中。

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東北淪陷,父親痛感國土淪喪,他懷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呼籲開發西北,作為抗日的基地。1934年5月18日,父親帶了“北華美專”的一名工友,由北平出發,前往西北考察。計劃是先到陝西,由甘肅往新疆,再經河套,由平綏線回北平,為期半年,“以求得一個認識”。①他坐車南下,先到鄭州,再至洛陽,遊潼關,登華山,進入西安。半月後,乘經濟委員會西安辦事處主任劉景山、西蘭公路總工程師劉如松的轎車,沿正在修建的西蘭公路,經咸陽、醴泉(今禮泉)、乾縣、永壽、邠縣(今彬縣)、長武,進入甘肅涇川,經平涼,越六盤山,過隆德、靜寧、定西,抵達蘭州。本來還想去新疆,因督辦盛世才多疑獨裁,很多朋友勸阻,讓父親千萬不要去,去了可能就回不來了,無奈之下,父親折返西安。這次考察活動歷時3個月。黃河是炎黃子孫的母親,西北又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黃河用她那渾雄的河水,像乳汁般地的哺育了我們的先民,澆灌了兩岸肥沃無垠的土地,我們的祖先用智慧和血汗灌溉了美麗無比的中華之花,父親是帶著莊嚴、崇敬和神聖的感情來這裡尋根,考察歷史、地理、文化和民風民情。在風凌渡,他登高遠眺,觀賞了一水連帶陝西、河南、山西三省的奇觀,看著“黃河之水天上來”的雄偉,奔騰不息,滾滾東流,他感到了一種無窮無盡的力量。他站在這裡,黃河的岸上,才感到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自豪與驕傲!父親在西安,看了秦始皇墓和武則天的無字碑,遊覽了大小雁塔、華清池和碑林。在曲池,想起昔時,這裡是杏苑賞筵無限風光之所,多少讀書人夢寐以求能到這裡為榮!他漫步在灞橋,只有兩丈寬的石橋橫跨灞河兩岸上,河水長流,楊柳依依,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在這裡折柳送別,呤唱出了千古離情的絕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