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孤女也罷,順著老爺小姐的意思也罷,也都把這個表小姐當明珠一樣捧著護著。
三個姓的四個人組成這麼個家庭,比那些完全的大家庭更加和順安寧。周玉婕平靜安穩地過了幾年,除了學習閨中小姐的各項技藝,為了能陪常老爺天南海北地聊天,還讀了不少書,偶爾也幫著表姐玉娥管管家務,照顧孩子,漸漸地在常家親友圈子裡,成了人品才貌都是上選的兒媳婦人選。
玉娥三次懷孕。第二次因為生病落了胎,虧了身子,休養了兩年才懷上第三胎。胎位不正,胎兒大,又是橫著的,難產,幸虧吳老太爺醫術精湛,勉強保住了母子性命。玉娥的身體受了損傷,不能再生了,還落了病根。
段世昌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顧忌上門女婿身份,顧忌常家勢力,這些年一直很安分,保持著對玉娥的忠誠,沒有納妾,也沒有偷腥。甚至在玉娥第二胎流產,不得不避孕調養的時候,拒絕了玉娥給他安排通房丫頭的好意。可這一次,也許打擊太大,也許感覺翅膀硬了,也許無法推卻朋友的好意,段世昌高調地梳攏了一個剛出道的□——月桂。
聽說這件事,玉娥思慮再三,向父親提出了一個想法:讓段世昌以平妻之禮迎娶玉婕,允許並幫助他在打理常家產業之餘,支起自己的生意。按先前的約定,玉娥所生的兩個兒子姓常,將來繼承常家財產,延續常家香火。以後玉婕所生子女則姓段,繼承段世昌自己打下的家業,延續段家香火。
常爍一開始不同意,覺得委屈了玉婕。雖是孤女,出身並不低,才情容貌還在玉娥之上,脾性比親生女兒玉娥更合他心意。常爍本意是要在近親好友中為她挑一個好人家,好夫婿,才不愧對岳母和姨妹託孤的信任。
玉娥不死心,先去說合玉婕,得到她首肯,再來勸說常爍。
此時,段世昌的翅膀確實已經硬了。常爍經歷喪妻喪子之痛,身體大不如前,精力差了很多,加上之前他在外做官,家中的生意一向交給幾個信得過的管家打理。段世昌入贅之後,常爍更是把具體事務全都丟開,只定期叫來女婿和管家們問幾句,翻翻主要的賬本,大多時間都用來含飴弄孫,指點玉娥玉婕姐妹。
管家是忠心可靠的。段世昌是上門女婿,外姓人,可畢竟是主子,一旦常爍去世,常府就是他當家。段世昌是個敏銳的人,善於學習,膽識過人,手段過硬。何況,常爍當初選他做女婿,也是要藉助他在鹽幫的關係,幫助常家在最賺錢的“鹽”上擴充套件局面。對於管家們來說,有沒有這麼位姑爺,許多處置對應大不相同。
這些年來,段世昌把常家的產業打理得很好,好到除了他,不論常爍玉娥,還是底下的管家,沒有一個人能夠全盤瞭解常家產業現今的真實情況。他的人脈手段,加上常家的財勢,也確實在鹽務上開啟了新局面,只是新開的生意都掌握在他自己手中,常家鞭長莫及。
入贅之時,段世昌還很年輕,雖然嶄露頭角,到底毫無根基。鹽幫幫主有四個兒子,兩個已經成年,還有六七個義子。段世昌並沒有多少機會。常爍相中他為婿,好似天下掉下來個大餡餅,段世昌歡天喜地地答應了。對於不得納妾,所生子女皆姓常等等條件,全都毫無異議地接受,只請求能保留自己的段姓。
段世昌比他預計的還要能幹,常爍驚大於喜,發覺之時,已經沒法壓制他,只能考慮牽制。原想要是玉娥能多生幾個兒子,大的兩個姓常,其他的姓段也無妨。不想玉娥再不能生了。僅有的兩個孫子,大的自然要姓常,小的先天不足,身體孱弱,也不知養不養得大。
常爍深深瞭解男人沒有繼承人的痛苦。段世昌必定不甘心自己打下的家業無人繼承,或者要讓姓常的繼承。玉娥的容貌只是中等,生孩子落下病根,失去生育能力,已經絲毫不能吸引他。當初的契約可以制約他不在常府納妾,卻不能保證他不在外面養女人生孩子。事實上,段世昌已經開始在外面找女人,還是那種地方出來的女人。
他還活著,都已經把握不住段世昌。等他不在了,玉娥母子該怎麼辦?玉娥是他一手教大的女兒,眼光能力都有一些,管理家務是把好手,商鋪的事也能管上一點。他只有一個髮妻,玉娥自小家庭簡單,順風順水,從沒受過委屈,哪裡知道女人之間的戰爭是怎麼回事?
常爍回想起早年見到母親和父親那些姬妾明爭暗鬥,步步為營,血雨腥風,暗自心驚膽寒。必須找人幫助玉娥,最可信最可能的助力就是玉婕。既然玉婕也願意,就這樣吧。
身世(下)
常爍對段世昌說:玉娥身體不好,不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