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3 / 4)

小說:穿越做回單親媽媽 作者:冬兒

眼笑,心花怒放,反倒生怕她改主意,不與她們同行了。

原本,老太太不肯去泉州,就是聽說那裡語言風俗物產飲食都與中原差異很大,北方人少,怕住不慣,吃不慣,沒人來往。如今路上就得了張歆做伴,到那邊也多一人走動,豈有不歡喜的?

王氏謹守規矩,一直不大說話,不知是被那些麵食打動,還是聽說張歆是寡婦,同病相憐,少了忌諱,主動與她攀談起來。

她丈夫死得早,只留下一個女兒。雖說二房的長子過繼給了長房支撐門戶,不過是名義上的。那孩子仍舊跟著親生父母生活,很少到她跟前來。而她帶著女兒,一直跟著婆母,依附丈夫的弟弟生活。半年前,女兒出嫁,是婆母二叔仔細挑選的好人家,嫁妝都是叔嬸置辦的。王氏心願已了,不過侍奉婆母終老,混日子罷了。

說起來,張歆還不如她,無依無靠,帶著孩子謀生活,還要千里奔波完成父親遺願,偏生還性格開朗,言語有趣,教王氏心生好感敬意。張歆實際的年紀與王氏差不多,兩人倒是頗能談得來。

告辭時,餘老太太和王氏都交待張歆不要等到上船,這些天若得空,就帶孩子一起到她們的住處走動走動,也免得上船後孩子們拘謹。

張歆恭敬地答應,卻不知自己能不能在五天內處理好松江的事情,收拾好行李,還有空訪客。

餘家婆媳在松江有些親友需要拜訪走動,再置辦一些帶去泉州的東西,也是等待那位山東籍的參將母親。那位老太太本該早兩日就到松江,路上有點事耽擱了行程,預計後天也能到了。女眷們無所謂早幾天晚幾天,護送的軍士卻要按期回去。為了安全起見,也是擔心老人家受不住海上顛簸,計劃沿著海岸線走,沿途靠岸,路上需要不少時日,啟程時間不好後推。

真的要走了!大人們都有幾分不捨。顧實夫婦捨不得他們從無到有,打拼出來的無名食肆。穗娘捨不得唯一生活過的故鄉。張歆想著到泉州還有一場豪賭,不由有幾分忐忑,也有些留戀目下的安穩。

孩子們無憂無慮,聽說要又坐船去新的地方,還不是運河,是大海,興奮好奇蓋過了對現有生活的習慣,恨不得一覺醒來就在船上,在海上。

小羊尤其高興,沒等張歆吩咐,就跑回房間,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還把弟弟的玩具也給打包了。

一個多月前,倪乙再次來松江,探望張歆和小羊。小羊誤以為舅舅來接她回南京,躲進床底不肯出來。

張歆好容易找到她,蹲在床邊說了半天,再三保證她這輩子都不必回南京,可以一直跟著媽媽和弟弟。

小羊勉強從床底下爬出來,同舅舅見了面,問過好,然後就躲在張歆身後,儘量離他遠遠的,不給他機會抓到自己。

張歆顧不上關心倪乙心裡是什麼滋味,而是驚訝過去的創傷對小羊傷害之深。看她最近的表現,原本還以為她已經忘了過去的事,心靈的傷痛已經癒合了呢!想不到小羊的安全感這麼脆弱,張歆再次告誡自己要謹慎處理小羊的事情。

在小羊心裡,離南京越遠,越安全,聽說要坐很久的船,去了以後可能很多年都不回來,竟是歡天喜地。

張歆考慮到倪乙的感受,命令小羊給舅舅寫封信,一定要寫出對舅舅的感謝和思念之情,再找一件剛剛學會的針線活,回頭請人捎給倪乙。

小羊大概以為必須寫完這封信才能離開松江去泉州,回去絞盡腦汁想了一晚,找張歆問了幾個生字,大大小小,歪歪扭扭,也寫滿了七八頁紙。短句,有點肉麻,在張歆看來絕對的言不由衷,不知道能不能安慰倪乙受傷的心靈。

因為隨時可能等到船,張歆在松江沒有添置多少東西。鍋碗瓢盆,桌椅傢俱,都是不帶走的,不愁送不掉。唯一真需要處理的是食鋪,再向房東退房。

恩仇

同房東的關係,一開始還好。張歆求平安,怕生事,不怎麼計較。房東夫婦看在數額不小的租金上,也笑臉相迎。

食鋪開起來,張歆最怕衛生出問題,或者出現投毒事件,對廚房和食物管得很嚴。顧家的酒樓就出過這種事,顧實兩口子雖然天真,也知道謹防。再有,張歆為了自己“寡婦”的名譽起見,不大歡迎客人登堂入室。除非搬重物,更不許七歲以上男性進他們母子住的院子。

偏偏房東妻子,仗著房主的身份,總愛找藉口進張歆的院子,還要帶她兒子來玩。有兩回他們走後,發覺丟了做裝飾的小東西。又在顧實等人忙著的時候,帶著他家半大小子闖到食鋪後面,隨手拿東西吃。損失不大,卻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