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3 / 4)

小說:色經 作者:笑傲網路

女子纏足是常態,而現在看來那是摧殘;在海邊的沙灘上,人們穿身體十分暴露的泳裝為常態,可是如果穿著泳裝在大街上堂而皇之地行走,人們就會側目而視,這就變成非常態了。

正因為如此,常態和非常態有個相互轉化的過程。常態與非常態不足以說明正確與謬誤,而只能說明多數與少數。正確與錯誤只有用科學來衡量,用歷史來判斷。對有些可以共存的東西,社會應該寬容,因為從總的發展趨勢來看,社會總是向多元化發展的。

在古今中外的各種非常態性行為中,同性戀可謂歷史最為悠久、散佈面最為廣泛的了。無論是中國和外國,自有文字的歷史以來,就有關於同性戀的記載。不久以前,據德國的施奈貝爾博士估算,全世界同性戀者約佔總人口的2%至4%,那麼其絕對數應不少於一億人,許多有關的調查證明,這個估算並沒有誇大。

在古代,不僅存在為數不少的同性戀,而且出現了關於同性戀的理論。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饗宴篇》中借伊羅之口說明了同性戀的由來。他認為,人類可分為“二重男性”、“二重女性”和“男女兼性”三性。即男與男一體,女與女一體,男與女一體,各有四手四腳,十分強悍,想征服造物主宙斯。宙斯大怒,把他們各割為二,並叫阿波羅扭轉他們的頭向被割的部分——前腹方面,使他們永久不忘那罪惡。阿波羅是醫術神,治癒了那割斷面,縫合面板作成囊一般,那便是腹,打的結便是臍。這樣,一個人就分成兩個半身,一個半身有一種向另一個半身撲過去合而為一的迫切願望。所以,本來是“二重男性”而被分割成兩個半身的男子,就不喜女子而愛男子,即這個半身的男子追求另一個半身的男子,形成了男同性戀;同理,原來是從“二重女性”分割開來的女性,形成了女同性戀。

神話當然是不足為據的,但這反映了當時的一種思想觀念。

()

古希臘盛行同性戀,尤其是師生、兄弟之間的同性戀。受了希臘文化影響的地中海各地也有這種傾向,埃斯巴尼亞的歷史學家薩拉戈薩說,受了希臘文化影響的沿海地區多有“少年愛”的傾向,未受影響的內地卻少見,所以從“少年愛”的盛衰可以判斷受希臘文化影響的深淺。

據普盧塔克說:“師生間的同Xing愛,開始只是服從先生,私淑先生,後來漸漸變成戀愛先生,換句話說,即從師生關係漸變為愛人的關係。”其中最有名的是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故事。盧基拿的書中有這樣的記載:“亞里士多德是男色家,利用自己的學問引誘美少年,常與弟子克里伊尼亞情語綿綿,並將先哲和弟子談的猥褻的談話讀給他聽。”克里伊尼亞有一個情人是妓女,這個妓女因為亞里士多德奪去了她的情人,向友人克里多尼亞訴苦,克里多尼亞想了一計,一夜在牆上大寫了“亞里士多德誘惑了克里伊尼亞”的字樣,對公眾侮辱這個哲學家。

在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的200年間,希臘盛行戀童風,並把它視為“高等教育”的一個分支。當一個男孩接受傳統的基本教育後,即被置於一個成年男子的羽翼下,他通常30歲開外,負責少男的道德與心智發展教育,他以仁慈溫暖及純粹的愛對待少男,它的惟一目的——據蘇格拉底說,是為了培養少男道德上的完美。

少年啊,你的臉頰

多麼光潤,

我憐愛你,

即使被死亡的噩運所困。

這是公元前6世紀希臘詩人提歐尼斯《悲歌》中一節,是歌頌男子對男少年之愛的詩篇,表達了當時許多人在這方面的思想感情。在柏拉圖和柏拉圖派的思維中,沒有肉慾,而提倡純精神的愛,這種愛可謂臻於真、善、美的境界,這種愛越激烈,就越受讚揚。有一位斯巴達王就曾經如此讚美柏拉圖式的愛:“如果沒有一個‘男愛人’,就不是真正優秀的市民,對國家也將一無貢獻。”

他們反對肉慾之愛,也鄙視女子,認為不管是多麼美麗的女人,都是愚蠢的存在,如果移情於她,也會引起為妻者的妒忌心理,所以最好的還是對少年的愛。但是,這種柏拉圖式的愛其理想與現實頗有一段距離。《男色論》一書中說:“柏拉圖、蘇格拉底、阿基畢阿底斯都是男色者。亞里士多德曾經蓄養一個名叫巴頓的年輕人;雄辯家狄摩西尼斯也和一個年輕人過從甚密,而招致妻子的憤怒;伊壁鳩魯更是待某個少年如妻似妾一般。”不論怎麼說,在同性戀者之間類似男女間爭風吃醋的現象還是存在的,柏拉圖在《饗宴篇》裡曾提到蘇格拉底和他的年輕弟子阿西畢亞提之間的事:有一天,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