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忽然提前回國,然後自代州傳來訊息,遼主對蕭素十分不滿,已經將其召回,令另一個樞密副使楊遵勖來主持談判。隨後,蕭禧便向宋朝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宋朝在兩個月內做出最後的決定。
與耶律伊遜關係密切的楊遵勖,對於挑起一場戰爭,沒有任何顧慮。耶律伊遜利用遼主對蕭素久而無功的不滿,進言換上楊遵勖,其目的就是要將〃投石問路〃之策演變成雙方都騎虎難下的局面,最後挑起一場宋遼之間的戰爭。若非耶律濬的制約,這最後通牒的時間絕不會有兩個月那麼長。
但宋朝君臣並不清楚遼國內部的權力鬥爭。便如蕭佑丹所嘲笑的,在契丹大軍未打到黃河之前,宋朝君臣都很難下定任何決心。他們的小算盤打得太多了。
而更沒有人料得到的是,一場針對石越的陰謀,正在悄悄地發酵中……
呂惠卿閉目養神,一面在心盤算著。他並不介意是戰是和,那不會動搖到大宋的根本。與石越不同,當時的精英們國土觀念並不強烈。不論是韓絳們,還是富弼們,他們從來都沒有國土神聖不可侵犯的觀念。他們的分歧,在於種族榮譽感的強弱不同,對形勢判斷的不同,以及各自的政治利益不同。不過呂惠卿也清楚,史官會讚美種族榮譽感更強的人,但他也無暇為此感到高興……石越即將抵達汴京;皇帝日前突然問起王安石的幼弟王安上,若皇帝重用王安上,那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