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現象,這個現象的意義遠遠大於《石頭》這部影片的成功。
首先,中國的小成本電影能否進入市場?這是一個很要命的問題,在一系列大製作的光芒與聲勢下,小成本電影幾乎沒有人會顧及到的,也不會有人注意的,這不但包括媒體,還包括院線本身,不給小成本電影安排檔期是中國電影市場最可恥最目光短淺的一種做法。說其可恥是急功近利只為票房著想的心態,說其目光短淺是因為自掘中國電影的墳墓,不利於新電影新導演的成長。
在美國,有一種B級片,一般來說是小成本,小製作的(當然比國內投資大),這類影片有專有的院線播放,而這種影片最大的好處是鍛鍊了新導演,有許多創意在迸發,一些好萊塢的大製作影片往往從這些片中汲取靈感。換句話說,小成本的影片是電影市場的沃土與基礎,失去了這些東西,中國電影的道路只能越走越窄,光靠幾部大片撐著是不可能形成市場的。
大家一慣地認為沒有宣傳或炒作,小成本電影是沒有票房的,但這次《石頭》卻靠著口碑成功地擊敗了同樣是小成本但喙頭滿滿的《夢想照進現實中》。當然,筆者的意思絕不是不需要宣傳與炒作,但過份地信賴宣傳與炒作而忽略電影本身也是那些經營市場的人目光短淺缺乏自信的表現。
在我看來,小成本電影能否進入市場是一個觀念上的問題,在歐洲甚至在韓國都有一些專門的小成本電影放映廳,用以支援小成本的電影。很可惜,筆者在看《無極》的時候,幾乎所有影院所有的放映室都在集中播放《無極》,看不到一部小成本電影,看不到一個為市場發展而高瞻遠矚的放映廳,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哀。
第二個問題是觀眾到底愛看什麼?一直以來大家都對觀眾的口味都抱著一種難以捉摸的態度,一方面認為觀眾水平低,好的影片觀眾不懂,另一方面認為觀眾太挑了。但所有這些說法都是在幾個前提下說出來的,第一個前提就是影視人自己提出來的,第二個前提就是觀眾實際上並沒有多少選擇。在中國,型別片很少,這首先意味著將流失大量的觀眾群,畢竟愛看電影與愛看某某型別電影並不同。其次,大多數中國電影都是以一種強勢的姿態去衝擊中國的觀眾,這點比電視做得還要霸道,即你看也好不看也罷,但你要進院線你就必須順從。在這種情況下,觀眾是沒有發言權的,所以觀眾的心聲也無法得到導演們的體會,雖然有些媒體可以說出一兩句,但很不客氣地說,這些媒體很難代表觀眾的心聲,大多屬於那種自認為很懂電影的人,於是媒體的聲音與其說是為觀眾鳴不平莫若說是為導演與觀眾製造障礙。
電影是不是為觀眾而拍的,答案是肯定的,但並不是說電影是為了迎合觀眾,在我看來,*與三級片觀眾看的人肯定不少,但我很難想象這些片在院線中播放觀眾也很多嗎?中國這種情況只適合偏僻的錄相廳。所以說,觀眾進院線是有選擇的,那他們到底選擇什麼呢?
很不幸的一件事就是許多導演並沒有一直不肯放下自己的姿態站在觀眾的角度拍片,去拍一部不是表現自己思想不是表現自己情結的影片,拍一部好看的電影難道就是這麼難嗎?《石頭》拍得很好看,原因在於甯浩將自己放在觀眾的角度上了。
有一個暗示可以說明這一切,有人說《石頭》很象英國導演蓋裡奇的《兩杆大煙槍》與《拐騙》,這兩部片子我也看過,最深的印象是好玩好看,我想所有看過這兩部片子的人都有這個感覺,至於什麼思想性什麼人生哲理恐怕得最NB的影評家慢慢杜撰出來。作為一個觀眾,甯浩感同身受了好玩與好看,輕鬆而沒有過多的思考,於是他要將這個好玩與好看的感覺獻給中國觀眾,顯然,甯浩是把自己放在一個觀眾的角度來考慮如何拍片的,這才拍出了《石頭》這樣的影片。換位思考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容易,首先要根除的就是電影是門表現藝術電影是個宣傳機器這類形而上的定義,將電影當作娛樂是中國導演最缺乏的觀念。其次,思想單純一些,不要即想著獲獎又想著能拍出好電影來,這種雜念也是很要不得的。
所以在我理解中,觀眾其實就是導演自己,問題主要在於導演本身是否意識到自己是觀眾,是否真正地放下導演的架子去拍片,這是觀眾愛看什麼的重點所在。
第三個問題是一個最最惱人的問題。《石頭》一出來,我首先想到的問題就是一部《無極》一部《十面埋伏》一部《英雄》到底能拍多少部《石頭》?
記得那年暑期檔,為了某種原因,《十面埋伏》擠掉了本應在暑期放映的《哈利波特》,從那以後,我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