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的可行性。
江夏冷笑了一聲,心中暗自嘲諷:“裝,我看你能不能裝出一個a與c之間的東西來。”
誰知道楊廷和最後竟然點了點頭,說道:“好,這件事我答應。只要江太傅這次能夠把吐魯番和瓦剌的聯軍趕出大明,那麼我就同意由太傅大人任宰執一職。”
楊廷和表態以後,楊一清連忙表態:“此事我舉雙手贊成。”
李東陽看了一眼王瓊和夏淵明,問道:“你們二人如何?”
王瓊和夏淵明極有默契地對望了一眼,二人同時點頭道:“我(老夫)也沒有意見。”
“好。”李東陽點了點頭道:“口說無憑,我們現在就寫下聖旨請皇上蓋印。一旦太傅大人凱旋歸來,我們就立刻宣讀此聖旨,讓江大人統管政事和兵事。”
“好。”眾人紛紛附和。
江夏死死地盯著楊廷和,他搞不懂楊廷和為什麼會同意這件事,為什麼會讓步。因為這件事一旦促成了,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對楊廷和都不會是一件好事。
比如那些還在觀望的人,從此以後肯定會首先選擇投入到江系之中。那些已經投入到楊系的,同時也有可能背叛楊系,改投江夏的江系。
總之這一切對楊廷和絕無任何好處,江夏實在是想不通楊廷和為什麼會答應。
不過管他呢,反正他已經答應了。自己本來就已經決定了要去接手對戰吐魯番和瓦剌大軍,成了能夠有此好處也不錯。不成也沒什麼關係,反正不會有處罰。
就算事後楊廷和想要反悔,這件事也能噁心他不短的時間了。
如此一來,江夏也不再多想,只是笑著對楊廷和躬身行了一禮道:“多謝楊大人如此慷慨。”
說完,江夏哈哈笑了兩聲。
楊廷和突然也對江夏行了一禮,一臉囑託的表情:“也請太傅大人此次多多費心,一定要把吐魯番和瓦剌的大軍趕出大明,彌補老夫犯下的差錯。”
江夏略微一怔,心中倒是有些迷惑了。這老頭不會真是幡然醒悟,覺得自己要以大局為重,暫時不爭權奪利了吧?
江夏想了想後,也不論楊廷和這是真心還是假意,點頭道:“楊大人放心,江夏一定全力以赴。”
接下來,楊廷和親自執筆寫下了封江夏為宰執的聖旨,接著六人一起去找朱載江請玉璽。其實這就是一個過場,難不成他們找朱載江要玉璽,朱載江還能不肯?
在聖旨上蓋下玉璽以後,聖旨就先由李東陽保持,只待江夏凱旋歸來就公佈出去。
敲定此事以後,江夏他們再請一道聖旨,封江夏為“西北平亂大將軍”,擁有調動天下兵馬之權。
當然,這只是臨時性的。
等江夏班師回朝了,就得把兵權重新還回來。
江夏出了皇宮以後拒絕了楊一清吃酒樓喝酒的邀請,而是先去了一趟講武堂。
這一次去接手西北之戰,不得不說江夏這講武堂大顯身手的機會到了。從成立到現在,講武堂也訓練了接近小半年的時間。也許他們還不夠成熟,但是他們絕對足夠精銳。
江夏來到講武堂沒有提前跟任何人打招呼,直接就進入到了講武堂裡面。
剛剛走到講武堂的門口,江夏就聽見裡面有“哈!哼!哈!咦!”的聲音發出來,看來裡面正氣勢如虹啊。
江夏剛準備往裡面走,兩名守在門口的錦衣衛立刻伸手攔住江夏,問道:“何人?講武堂重地,不得亂闖!”
“大膽,此乃當朝太傅江夏江大人。”跟在江夏身旁的韓慕楓道。
說完,韓慕楓取出了一塊銘牌遞給那錦衣衛。
錦衣衛一看大驚,兩人共同跪地道:“參見太傅大人,小人有眼不識泰山,請大人恕罪。”
“盡忠職守,不知者無罪。”說完,江夏擺擺手,走進了講武堂。
講武堂的課程可分為文武兩大類。文的一類,主要是兵書學習、戰例分析、行軍經驗、以及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知識。
武的一類,主要分體內列陣、訓練、箭術、拳腳、刀槍棍棒以及騎射等等。。。。。。
江夏進入講武堂裡面後,就站在角落處,看著院子裡的學員們訓練。
由於不同的教官在教不同的東西,所以看上去種類很多。不過小半年時間的訓練,這些講武堂的學員無論是從身體素質、個人素質、服從性、對兵事的認知方面都進步了很多很多。
即便只是隨意地觀看,江夏也能感受到那一股嚴格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