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是慘遭碾壓。我懷疑就算猛瑪坦克沒有那兩門讓人生畏的125毫米主炮,我們也沒有任何辦法能對付它。”
不過,讓艾森豪威爾慶幸的是猛瑪坦克的威力巨大,但面對“猛瑪”時的恐懼感,可不光是它的敵人們,就連漢軍自己對“猛瑪”也是深感無力,特別是後勤保障部隊。
沒有任何汽車能夠裝載“猛瑪”,想快速的轉運這些龐然大物,只能使用專用的火車車廂。而且,除非是在非洲的水漠地型中,一馬平川的無邊沙漠可以讓“猛瑪”心情馳騁。在其他地方,猛瑪坦克的作用都將受到很大的限制。譬如在河流縱橫、水道密佈的英國。工兵部隊的簡易浮橋根本就無法承受“猛瑪”的重量。
所以,近衛第30師並沒有加入到登陸不列顛的部隊中,而是留在了非洲,留在了最適合它行動的地方,並在金龍旗的指引下,橫掃整個大陸。
駐非洲帝**司令王以哲元帥就曾說過,“有‘猛瑪’在,金龍旗就可以永遠飄揚在這片大陸。”
在英國,在特倫特河南岸,肖國興上將所指揮的近衛軍團裝甲第2軍和機步第4軍、第6軍中,都沒有“猛瑪”的存的。除近衛第30師外,帝國僅有的另一個“猛瑪”師是近衛第2師,他們駐紮在西伯利亞,是在《哈爾濱條約》後,盟軍在西伯利亞分批撤軍後,保留下來的對蘇維埃政權的威懾性力量。
也正是因為有這些恐怖巨獸駐紮在金帳王國、羅曼諾夫王國和蘇聯的三國邊界之處,駐西伯利亞帝**司令陳庶康上將才可以放心的睡安穩覺。
但沒有人就會因此而輕視近衛軍團在英國的存在。一個裝甲軍,兩個機步軍,如果說這十幾萬的近衛軍就能擊敗多國部隊,那不現實。但由他們完成穿插敵後,截斷多國部隊退路的任務,如果近衛軍做不到,那沒人會認為自己的部隊會比近衛軍做的更好。
將計就計,既然艾森豪威爾急於求勝,迫切希望取得成果,擊退盟軍,那麼就放美軍渡河,然後聚而殲之。
蔣雲志敢於這麼做,無疑也是因為有大漢近衛軍的存在。近衛軍強悍的戰鬥力將是“虎賁”計劃實施的最大保證。
如果說“霸王”行動時,以空投傘兵截斷英軍退路顯得有些草率,若不是出現了英國第11裝甲旅這個變數,若不是權志永上校所指揮的特別行動隊立下大功,也許兩個近衛空降師就將白白犧牲。
但對於“虎賁”行動,蔣帥就有底氣的多。雖然同樣是近衛軍部隊,雖然這一次的任務比約維爾阻擊戰更加兇險,更加困難。與缺少重型火力並缺少支援傘兵部隊相比,有最王牌的裝甲軍,有移動火力更加猛的機步軍,還有空軍全程的火力支援,“沒有人可以吃下近衛軍團的主力部隊,美軍也不行。”
“近衛滿萬則無敵!”這一點,蔣帥堅信不移。
為掩飾本方的戰役目標,七月中旬開始,在特倫特河,盟軍與多國部隊互有攻守,相繼發動了多次試探性進攻。
在諾丁漢、甚至在最下游的蓋恩斯伯勒,都是炮火連天,硝煙瀰漫。多國部隊將集中了數百門m1山炮和155毫米施奈德大炮,向對岸盟軍的陣地發動了猛烈的炮擊,並進行了師一級規模的渡河行動。
盟軍的炮兵予以了針鋒相對的還擊,並衝出了空軍,摧毀了多個多國部隊的炮兵陣地。試圖渡河的多國部隊當然也遭到了頑強的阻擊,“黑寡婦”多管火箭炮部隊再一次用“烈焰之吻”覆蓋了美軍的渡河地段,打殘了美軍執行疑兵任務的三個師,讓艾森豪威爾心疼不己。
也正是因為本就是試探性攻擊的這三個師遭受了重大傷亡,讓多國部隊司令部的軍官們一致認為:盟軍的防守重點在特倫特河的中下游。加上北部艦隊在多佛爾海峽日以繼夜的排雷行動,讓艾森豪威爾也相信,盟軍的確是在中下游囤積重兵,等到排雷結束,就會憑藉其在西歐地區強大的海軍力量,沿海岸線配合陸軍向北方進攻。
這種進攻沒有什麼出奇之處,但對於缺少海、空力量支援的駐歐美軍來講,又絕對是無解的。在這個地區,在這個時段,擁有十一艘主力航母的大漢海軍北部隊艦隊和大西洋艦隊,是無敵的存在。
英國海軍的覆滅和德國海軍的沒落,以及美國海軍的畏戰,使得大漢皇家海軍在這一海域一家獨大,就連僅有兩艘航空母艦的義大利海軍也可以狐假虎威的在大西洋上耀武揚威。
得到了大漢贈送的幾艘二手驅逐艦後,墨索里尼甚至宣稱,義大利海軍就是歐洲第一海軍!這讓德國海軍司令鄧尼茨咬牙不己。
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