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3 / 4)

小說:紅警之大國崛起 作者:辣椒王

首嚴令,德國海軍停止在多佛爾海峽以南的行動。比斯開灣的潛艇基地已經被放棄,u潛艇也全部退回到了北海和挪威海。已經正式入役的齊柏林號航空母艦,不得不在狹小的波羅的海內完成試航。

從慘烈無比但又成果巨大的大西洋襲船戰到一下子轉到隔岸觀火,搬小板凳看熱鬧,在戰爭中巨大的角色轉變,讓鄧尼茨鬱悶無比。再看到報紙上,那個義大利“叛徒”得意洋洋的樣子,真是恨不得派出u潛艇海狼群將義大利的那倆艘航母擊沉。

與蔣雲志一樣,德國海軍司令對於自己的潛艇部隊也抱有無比的信心:曾經擊沉英國皇家方舟號航母的他們,要對付根本不會打仗的義大利人,還不是易如反掌?話說,義大利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海軍嗎?再好的戰艦給那群廢物有什麼用!

很可惜,義大利人並不知道鄧尼茨的想法。否則,以墨索里尼的性格,在成功加入大聯盟,並與大漢帝國進入蜜月期而信心膨漲的他,會不會下令裡吉齊亞尼與德國海軍單挑一下,都未可知!

而事實上,首先透過多佛爾海峽,進入北海,這個數百年來英國皇家海軍自留地的正是義大利海軍。

天鷹號航空母艦與為其護航的六艘驅逐艦、四艘護衛艦以及十幾艘掃雷艦,在多佛爾海峽航道被打通的第一時間就繞過北福蘭角,駛入英國皇家海軍的謝佩島海軍基地。

得到這一訊息後的艾森豪威爾意識到,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一旦盟軍發動陸海空立體攻勢,那麼“短腿”的多國部隊必將喪失所有的進攻主動性。

無獨有偶,在這一段時間內雙方的交戰,都刻意的避開了德比郡。

德比這個詞在後世有著另外的一層意思,更多的應用於同城的足球俱樂部比賽中。但實際,德比是英國純血馬的原產地之一,在十九世紀,歐洲很多城市的賽馬場上,幾乎全部是產自德比的良馬在比賽,後來“德比戰”就成為了同城對手競爭的代名詞。

盟軍與多國部隊的戰鬥當然不能算是“德比戰”,這是兩個人種之間的戰鬥,是東西方思想和文化之間的戰鬥,是當今世界兩個最強大帝國之間的戰鬥。

特倫特河全程數百公里,但雙方彷彿如心有靈犀般的都將戰場選擇在了德比郡,似乎在刻意的促成真正意義上的德比戰役。

7月22日,這一天在世界軍事史上,是一個值得記住的日子。尤其是對於英國人。

當然,這並不僅僅是指1812年的7月22日,惠靈頓公爵指揮英、葡、西等國聯軍,在西班牙南部薩拉曼卡擊敗法軍,奠定了在三年後在滑鐵盧中徹底打敗拿破崙的基礎。

還因為在1943年這一天,不列顛決戰正式打響。在盟軍方面,稱其為特倫特河戰役,而英國人則更喜歡稱其為德比戰役或是黑白戰役。

在德比郡南部的河床平原地區,多國部隊突然發起的渡河行動大獲成功。防守特倫特河南岸西班牙軍隊的陣地,在兩個小時內便被美國第7軍突破。隨後,美軍第12裝甲師與加拿大唯一的裝甲旅陸續過河。特倫特河流經德比郡的這一段,因為地勢平坦的平原地貌,水流平緩。這給美軍的架橋部隊減少了很多困難,這也正是艾森豪威爾選擇在德比郡突破的原因之一。

凌晨發起的進攻,實際上在上午10點鐘以後就變成了單純的多國部隊渡河行動。兩個師的西班牙軍隊面對美國第7軍的兇猛攻勢一觸即潰,隨後盟軍組織起了多次反擊,包括華夏遠征軍與整編後的英國陸軍的聯合進攻,都被美軍打退。經驗老道的美軍中將斯考特並沒有急於向前推進,而在特倫特河南岸構築了一條寬達數公里的阻擊陣地,陣地的後,就是十幾平公方里的渡河區。

憑藉著這條臨時陣地,美國第7軍將來勢洶洶的數拔盟軍全部擋住,成功的掩護其後的裝甲部隊渡河,擴大了多國部隊在南岸的軍事力量。

直到太陽落山之前,多國部隊頂著盟國空軍的轟炸,憑藉著搭了炸,炸完了修的數十幾座浮橋,將二十幾萬多國盟軍渡過了特倫特河。

美軍第12裝甲師與加拿大裝甲旅的m4坦克更是完成了快速穿插,將欲在拉夫伯勒集結的盟軍再次擊潰,若不是擔任指揮官的第7軍軍長斯考特中將過於謹慎,叫停了脫離大部隊過遠的裝甲師,多國部隊甚至可以在天黑後就能夠逼近重鎮萊斯特城——這是多國部隊司令艾森豪威爾在本次戰役最終的兩個目標之一。

戰報傳來,愛丁堡多國部隊總司令部中一片歡騰,盟軍的戰鬥力似乎被吹噓過大,事實證明,除了漢軍,其他國家的部隊依然是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