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分別設定了“東部及俄國北部”、“俄國中部”、“俄國南部(後來改為烏克蘭)”黨衛軍和警察高階領袖,並以德國治安警察所屬的部隊為主幹。這些部隊不屬於軍隊序列,卻身著綠色軍事化制服,配備精良的武器,以團營為編制單位,甚至還擁有裝甲連。標準狀態下,1個警察團擁有3個營(每營約500人),有些還下屬3個炮兵連或1個裝甲連。儼然是一支戰鬥部隊,在反游擊戰中,警察部隊擔負主動進攻清剿的任務,但有時也會被投入前線野戰。根據筆者的初步統計,在東線有第2、6、8、9、10、11、13、14、16、28警察團,以及一些獨立武裝治安警察分隊。但其中第6、8、14警察團,已經在1943年1月被殲滅於東線南部。
除了武裝治安警察外,東線還有大量蓋世太保戰地秘密警察、黨衛軍保安處人員、刑事警察、輔助警察等等。這些警察主要隸屬於帝國保安總局。
德國人還利用當地人組成了維持部隊,其人數在1943年初約13萬,通常採用營為單位。希特勒最初曾要求大量擴充這種部隊。但除了幾支死硬反蘇部隊外,其戰鬥力通常很弱,而且不太可靠,甚至還發生了幾個營穿越戰線投降蘇軍的事件。出於不信任情緒,希特勒在第46訓令的補充指示中,取消了擴充命令。基於同樣考慮,直到1943年春,希特勒依然不願意利用賣身投靠的弗拉索夫等蘇聯叛徒從事宣傳以外的工作。他曾私下表示:這些叛徒,要麼是些沒有骨頭的廢物,要麼是些居心叵測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