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動全社會的資金或引進外資戰略投資者的方式,有效引導資金流向,是一條切實可行的選擇。投資銀行業務拓展是和我國國有企業加速實現戰略性改組的時代背景剛好所契合的,所以投資銀行業務的拓展與創新,為實現這一目標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發展投資銀行併購業務是特大型國有企業與跨國集團成長壯大的必要條件之一。大型國有企業再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是我國綜合國力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形式,以這些企業為基礎,儘快培育一批能夠在國際上具有領先水平競爭力的跨國集團。而實現這一目標,不許透過對資本運營,包括合資、兼併、收購、重組等方式來實現。放眼當今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跨國公司,如杜邦化工、殼牌石油,強生製藥等大多是透過交易型企業合併和重組戰略的多次運用才達到今天的規模、市場份額和在各自行業的持久競爭力。制定並實施外部交易型戰略,需要廣泛的資訊,深入和極為專門化的分析,需要高度的創意和精細的策劃,需要高超的資本市場操作能力和處理法律、財務及人際關係的能力,所有這些都離不開投資銀行的參與。其次,投資銀行併購業務拓展是激發中小型國有企業活力的可靠依託。我國國有工業企業現有近140000個,但其中的絕大多數規模較小,它們中的絕大多數不論是技術含量還是生產能力,在國內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都相對低下,所以國家提出的合併中小型企業的戰略在目前經濟形勢下毫無疑問是正確的選擇。所有這些不同層面上的企業兼併和重組就需要投資銀行加以協助與支援。國有企業的戰略性改組與投資銀行併購業務拓展相輔相成。國有企業的戰略性改組需要投資銀行的參與,而投資銀行併購業務又為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提供了保障,投資銀行是國有企業改組的重要推手和成功的保障。另一方面,抓住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的機遇,又可促進投資銀行併購業務的拓展。應當看到,企業併購重組是當今深化國企改革、實現國企戰略性重組、最佳化企業存量資產配置、調整資產結構、提高資產運作質量、推動證券市場規範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而投資銀行併購業務的拓展正是適應時代要求又推動事業發展的可行途徑。

同時,由於中國加入WTO已將近十年,國際企業進入中國的成本與風險逐漸降低,而且國際企業進入中國分享中國的巨大市場方面已經積累了相當的經驗。這就給我國的金融企業提出了很強的挑戰。面對這樣的機遇,國外企業參與併購將會成為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捷徑。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釋出的《世界投資報告》,我國己連續16年位居發展中國家吸收外資的首位。國際投資領域知名調查機構FDI釋出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全球外資最看好的投資地。根據美國波士頓公司的估測,中國的併購額在過去幾年裡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長,並躍居亞洲第三大併購市場。根據普華永道的統計,僅2009年一年我國的兼併交易次數就達到3200起左右。和過去幾年相同,併購交易在各行業分佈較為平均。 但從2009年下半年從交易數量看,工業製造業的併購活動最為活躍。但從交易額看,2009年排名首位的是金融服務業,其次為房地產業。2009年下半年投資交易併購數量較前幾個半年期均增長50%。2009年全年境外投資額將可能攀升到300至35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比2008年水平高出3倍。大多數的外資併購是以外商企業中的外方增持合資或合作公司股權或買斷中方股權,將合資或合作公司變為獨資公司。中國加入WTO後,在多個行業(包括汽車、電信、銀行、保險、外貿、內貿、零售等)對外資准入逐漸開放,可以預見在今後,外資在中國的併購將會更加踴躍。根據普華永道的預測,2010年的兼併交易較2009年要增長20%以上。在目前全球經濟尚處在經濟危機之中的情況下,中國依然是外國直接投資的目標市場,相對於全球併購市場的低迷,中國併購活動仍是不斷升溫,呈一枝獨秀的態勢。所有這些有利的形勢,都為我國投資銀行業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契機。中國企業廣闊的發展空間與競爭日甚的形勢及對資本市場的需求,為我國的金融類公司開拓併購業務提供了珍貴的歷史性的機遇。 。。

11。2我國投行發展併購業務面臨的機遇與挑戰(2)

雖然我國的金融類公司,主要是證券公司,例如君安證券,和一些相對獨立的類投行金融公司,如中金公司、中銀國際、建銀國際等。當然,我國證券市場上目前還活躍著一批具備相對實力和運作經驗的綜合類券商,應該說,它們將是未來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