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2 / 4)

煩。日本人不但沒賺到錢,還得倒貼錢,小心翼翼地維護美國“明珠”。到了1998年,日本人終於扛不住了,把高爾夫球場掛牌出售。為洛杉磯奧運會掙了大錢的商業英雄尤伯羅斯經過一番運作,最終以億美元的價錢買回了這顆美國明珠。

日後算賬,人們發現,在這場買進賣出中,損失最慘的就是那位豪氣沖天的日本人熊取谷稔。而當年的賣主美國人馬文·戴維斯則賺頭最大。1978年他買進這個球場時只花了7200萬美元。1990年賣給日本人則拿到了億。資金年平均回報率高達!這樣精明的商人,難怪會掙大錢。到2001年,馬文·戴維斯已擁有資產45億美元,位列美國《福布斯》富豪榜排名第82位。

當代中國(39)

進入1990年代以後,日本逐漸失去了大量收購美國資產的勢頭。以前收購的那些資產許多變成了經濟包袱,不但不能帶來收入,還要設法擺脫。計算機等新技術的迅速發展,更降低了日本收購的那些傳統產業的盈利能力。最終,人們不得不承認,當初那些被輿論指責為目光短淺、唯利是圖的美國資產出售者其實是對的。他們不但在出售資產時沒有吃虧,把資產日後可能的盈利都提前變現了,而且,出售這些過時資產得到的大量資金,為新技術革命奠定了基礎。始終只考慮經濟指標的美國商人不但贏得了經濟效益,而且還在未來的發展中再次搶得先機。

那些日本買主呢?日本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認,他們當初的許多購買行為沒有嚴格按照經濟規律辦事。日元升值帶來的財富膨脹讓他們頭腦發熱,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為自己可以不受經濟規律的制約。他們往往是出於非經濟的目的而購買那些資產的,所以他們才特別熱衷於那些在美國有巨大影響的資產,比如洛克菲勒中心。至於這些資產能不能在日後帶來足夠的收益,他們並沒有進行足夠認真的考慮。

以後的局勢發展讓他們為自己忽視經濟規律的行為付出了沉重代價。日本不但在購買美國資產時耗費了鉅額資金,更重要的是,這些資產看上去很重要,但實際上往往已是夕陽產業。不惜代價地收購它們,只能讓日本企業背上沉重的經濟包袱,而錯過了新技術革命的發展時機。相反,抓住了新技術發展契機的美國,在21世紀以後,再一次成為世界經濟的領導國家。日本又被美國甩在了後面。美國人再也不必擔心日本人的“經濟侵略”了。

也許有人會感慨,不管怎樣,總是美國人勝出。老牌資本主義,果然厲害!還有人因此深信存在某種陰謀。美國人設計了圈套,併成功地誘使日本人上當。這些看法都不得要領。美國的成功,實際上源於制度的優勢。透過出口工業品掙到了大筆美元的日本,當他們想要購買外國資產時,為什麼大多選擇美國呢?正是因為美國有可靠的產權保護,有優良的經營環境,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因為這些制度優勢,美國人為購買日本貨而支付的美元,透過日本人購買美國資產又回到了美國人手中。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雖然有輿論批評,但因為美國社會對私有產權和市場自由交易的充分保護,美國商人可以堅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而不必屈從政府或者公眾的意見。也就是說,企業家的眼光和頭腦始終有機會發揮作用。而美國也因此總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最大限度地發現成功之路。

澳大利亞:從罪犯流放地到發達國家

提到澳大利亞,許多人都以為那是流放犯組成的國家,以為那裡的人民都是罪犯的後代。其實,真正建立和發展澳大利亞的,絕不是什麼罪犯,而是自由的,因而也是優秀的、自尊的人民。而讓這些人民能夠建設偉大國家的,不是有形的自然資源,而是無形的自由制度。

澳大利亞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主要用來流放英國的罪犯。這事眾所周之。一個用來流放犯人的地方最終變成了一個發達富裕的國家。怎麼變的?澳大利亞沒有侵略掠奪過其他國家,也沒有什麼經濟基礎——殖民者到來以前,這裡基本上是原始社會。當然,澳大利亞的自然資源很豐富,但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自然資源也很豐富,怎麼就沒有像澳大利亞這樣發達富裕呢?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當代中國(40)

雖然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最早到達澳大利亞的歐洲人並不是英國人,而是荷蘭人。17世紀初,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指揮下,為了尋找黃金,一艘荷蘭探險船來到了這裡,發現了澳大利亞這塊陸地。Australia的意思是“南方大陸”。以後的幾十年,又有其他一些荷蘭人來到這裡。

荷蘭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