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牢中的囚犯,訊息居然如此靈通,一邊回答,心中卻極是詫異。
那中年男子笑了笑,說道:“一卷詩集,不知醉了京師之中多少妙齡少女,又不知叫多少自認為風流的才子慚愧無地。三篇文章,傳進京師,又不知叫多少博學宿儒擊掌讚歎。近日京師之中,又有人散發著一本叫《資治通鑑》的書稿。雖然還未曾寫完全,卻也能見到作者的筆力,人人都說,這份才學,就是數十年寒窗苦讀的宿儒也不一定能辦到。可是署名之人,卻是那個只有十五歲的玉同塵!然而,這樣的才子,卻偏偏是吳王殿下的男寵,在正人君子的眼裡,不知敗壞了多少風氣。現在冒賤為良案子發作,身陷囹圄。這樣的人,殺,還是留?如今京師之中,不單單是朝廷官員紛紛上書,就是街面上的平頭百姓,也紛紛議論。只要自認為有一點腦子的,就紛紛猜測皇上會如何處理此案……殺了,未免可惜,詩壇五百年,不曾見過這等人才;留著,國法如山,對朝廷風氣也是個禍害!天下紛紛議論,你這當事人,卻渾如沒事一般!”
我看著面前這個男子。淺淺淡淡說來,絲毫不以為意。這是一個囚犯?
衣著普通,不是囚衣。眉宇之間,隱約有些上位者的威嚴……
或者是哪位高官,犯事被關在這裡?
心中猜測,面上含笑:“長者見笑了。天下議論紛紛,然而如何處置,卻不是在下所能決定的。既然不是在下所能決定,多憂心又為何?不如過好現在的日子。”
那中年男子,讚許的點點頭,笑道:“如此丰儀,我見猶憐。難怪吳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