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太孤獨。這和每一個真正學音樂的孩子一樣,孤獨和樂感有一定的與生俱來,相輔相成。
從小就勤學苦練的琴童,一路走過沒有玩具的童年,沒有遊戲的少年,沒有交際的青年,除了樂器幾乎沒有更多的接觸。像是與世隔絕一般的活著。然而這些孩子的父母是永遠不會這樣認為的。作為父母只會拼命的進行所謂的培養,把父母腦子的概念強行灌輸到他們或者她們的行動上。
子敬從小就被老師定為天才。這是他的悲哀。他曾經不止一次的懇求父母相信,他不是天才。他也不想當音樂家。他只想像鄰居小朋友一樣有遊戲,有正常的公園活動,有愛不釋手的遊戲機。但是母親總是用平緩但絕不允許更改的語氣說,做人就要懂得勤奮和投入。
他總是在放學以後規定的時間裡到家,然後拿起大提琴一弓一弓的拉。松香的灰落在琴面上就像落在他心裡的霜,原本正在失去水分的童趣天性也無法復圓,逐漸枯竭。
父親最愛跟他講一句魯迅說過的話。世界上哪兒有天才,我只是拿別人喝咖啡的時間工作罷了。父親教他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人生就是一個先苦後甜的過程。你現在沒有玩,那些玩的小朋友到了長大以後會後悔的,他們會羨慕你的生活還有你的事業。子敬呀,你記住,一個男人最重要的是事業。男人有了事業,一俊遮百醜,衣食也就無憂了。等你到這一天,我和你的母親也就放心了。那個時候,我們就算離開這個世界也會放心的離開。
請您不要說下去了。我不願意聽到您說離開這個世界這樣的話。每當父親說這樣的話他就覺得自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