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透過窗欞,落在一個不知名的地方。
一聲輕微的門響,李嬤嬤走了進來,疾步走到太后身邊,輕聲說了幾句。太后似乎是微微一震,將目光投注到面前的經書上,低聲吟詠了起來。李嬤嬤忽然叫了聲:“太后!”太后頓了一下,喃喃道:“若非申家只有這個女兒,又何至於慣壞了她,一切都是命數,由她去吧!”李嬤嬤似要再說,太后已閉上了眼睛。李嬤嬤低低嘆了口氣,搖搖頭,轉身去了。
聽到殿門闔上的聲音,太后忽然又睜開眼來,眼中已不再是寧靜安然的神色,似乎有一股冷光射了出來,她重又看向窗外,死死地盯著,久久未移開眼來。她望的那個方向正是東北方,冷宮所在的地方。
申雪漪的死宛如三月裡被風吹遠的柳絮,並未引起太大的波動,宮裡的日子依舊是一派平靜。但有兩件事,倒是引起了眾人的興趣,成為閒極無聊的嬪妃的口中話題。
其一便是皇后。這位出自一個小小七品文官家的女子,自入宮後,便一直受著申雪漪的擠兌和打壓,一直是個忍氣吞聲、懦弱膽小的形象,眾人也就沒將她放在眼內。可如今重新接手宮中事務後,突然間似變了一個人。雖然平日裡也是寬和慈讓的模樣,但做起事來卻果斷利落,宮中的一應事宜打理得井井有條,讓人刮目相看之餘,不免都小心翼翼起來。加上英帝對她也頗為敬重,這位進宮幾近十年的趙氏皇后終於確立了自己在宮中的地位。
其二便是懷玉宮裡的元貴嬪,自確認身懷皇嗣之後。英帝對她的寵愛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沒過多久,便將她的份位又晉了一級,封為九嬪之首的從二品昭儀。又以身懷有孕,不易過度勞累為由,減省了冊封大典,直接頒了金冊、金印及一柄銀如意。
一月之內,連升兩級,自大齊建朝以來,是從未有過的。由此可見英帝對這位元昭儀的重視。眾人自然是羨慕夾雜著嫉妒,也不忘巴結奉承。但是,大多數人卻都抱著看好戲的態度,皇后明顯不是個軟弱可欺的人,元昭儀再得意,還能大得過皇后去。況且,誰又能安心在自己身邊留著這麼個威脅自己地位的人。儘管眾人諸多猜測,但是當事的兩個人卻依舊親親熱熱,感情好的讓人眼紅。
對杜沅沅自己來說,從元貴嬪變成元昭儀並沒有什麼不同。這些在外人看來代表著無上榮寵的東西,對她也僅僅是個名號而已。她重視的是與英帝的感情,還有腹中這個正在慢慢成長的小小生命。
但自懷孕後,杜沅沅覺得自己的身子反倒比平常還要好些,吃得香,又睡得著,並未象平日裡聽說的那樣,出現嘔吐等嚴重的妊娠反應。也因為如此,她便會時常忘記自己已經是半個母親的事實。偶爾想起,心中總會掠過一絲不安,難道這個孩子與自己緣分尚淺,總有一天會離自己而去麼?想來想去,心情不免抑鬱。忽然想起在尚書府中的母親楊素心來。入宮至今,二人還未見過一面。許是女人懷了孕都會變得比較脆弱,杜沅沅越想越是思念得緊。只是宮規森嚴,尋常家眷怎能進入後宮,但一時又放不下,實在忍將不住,便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在英帝面前提了一回,沒想到,英帝立刻下旨,宣了楊素心入宮。杜沅沅自然是喜不自勝。
楊素心依然是素面朝天,穿著煙綾紗的茜素羅裙,春平髻上僅簪著一枝攢珠桃花,顯得柔淡勻淨。卻是一身掩不住的氣質清華。相較一年多以前,楊素心雖精神尚好,但舉止間也顯出幾分病弱之態來。
她一見到杜沅沅,便按照宮中禮節,跪下道:“參見昭儀娘娘。”杜沅沅心中一酸,禁不住兩汪淚水在眼中滾來滾去。急忙上前扶起,楊素心臉上帶著欣慰的微笑,握著杜沅沅的手久久不語。
過了良久,杜沅沅才平復了情緒,卻見楊素心那雙深似墨潭般的眼睛仍定在她臉上,只是眼神飄忽,似乎透過了她在看著另外一個人。杜沅沅心中疑惑,連叫了幾聲,楊素心這才收回目光,嘆了口氣,自語道:“象,還真是象。”說得杜沅沅更是一頭霧水,剛要追問,楊素心早已垂下眼簾,似乎剛剛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二人攜手坐下,楊素心問了杜沅沅的日常起居,間或叮囑幾句。末了,又道:“你入宮已一年有餘,日子雖不長,想必也經過了無數風浪。如今雖已位至昭儀,聖上恩寵眷眷,但凡事還要仔細思量。時令冷暖,記得要照顧好自己。”話語殷殷,言辭懇切,那話中種種,竟似是二人今後不會再見了一般。
眼看天色漸晚,已到了楊素心出宮的時辰。杜沅沅更覺依依不捨,楊素心也是一臉傷感,幾欲落淚。
杜沅沅將她送到順南門前,楊素心